为什么幼儿园只收三岁以上的孩子?
孩子心里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爱她的妈妈的形象的时候,是不可以和妈妈分离的,
三岁就就可以了
那怎么和孩子分离呢?
传统是偷跑,因为妈妈没法接受自己离开孩子的焦虑和负面情绪
宝贝啊,妈妈要去上班,你看着这个表或是太阳,到什么时时候,妈妈就就回来了。
反复告诉她这一点,然后就去上班,只是有一点,每天准时回来,在哪个承诺发时间准时回来,到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慢慢的,孩子心里就会住一个爱她的妈妈,她就能忍受接受分离了。
她就知道,妈妈会离开,妈妈也会回来,妈妈是爱我的,我是被妈妈爱的。
六岁以后没有稀奇事。
大脑连线越多,智商越高!
连线多少,有五感泸定。
三岁前,让孩子充分感受世界。
七岁看老,孩子人格定型。
孩子越小,越好被教育。
青春期不等于叛逆期,
六岁前埋下了根源,
青春期爆发了出来,
青春期之前,你的关系出了问题,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四岁的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
我和女儿的关系一直就是朋友关系,我们家里有什么事情,就是一家人开会,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妈妈爸爸稍微学习改变自己行为方式,孩子就可以
家庭治疗,孩子出问题了,一定是和整个家庭有关系的。
孩子教育成长受三大环境影响
家庭 64 70%
学校 25%
社会 11%
家长想着把孩子交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事实是,把孩子寄托在老师身上,风险太大,
老师精力有限
把孩子推给社会已经晚了,
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社会,真的是不如自己来教育的好。
学生跳楼
被老师批评,正常不?
她为什么跳楼,才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 老师 孩子
最经常学习,知识更新最快的是谁?
是孩子!
孩子天天在学习!
你怎么教育你的孩子的?
没有学习,就做了父母,
不同类型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
孩子呈现的问题也不一样!
几种类型的父母
指责型
爸爸指责妈妈,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小的时候看到爸爸天天指责妈妈。孩子什么感受
讨好型
父母相处模式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婚姻的影响
父母改变,
怎么才能放下指责的手?
通过,学习!
知道我现在的模式和我的妈妈爸爸有关系,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关系,和我的老公没关系。
我要重新来看我的老公,重新来经营我的家庭,教育我的孩子。
以前,婚姻出了问题,都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自己学习了,就知道问题就知道出路了!
爸爸妈妈会影响到孩子人格模式的,
你和爱人什么样的相处模式,
(我内化了父母的指责的模式,只是我指责的是我自己,受苦的是我自己。
从今天,不再指责自己,温柔对待自己!)
完美的妈妈会怎么做?
孩子:妈妈,我考了89分。
爸妈会怎么说?
孩子:妈妈,我考了100分,
那爸爸会怎么说?
这个孩子永远都探不到那个最高点,
做事情永远焦虑,永远对自己不满意,
妈妈问:我家孩子比较拖拉,不自信,
我一般都会问,您家谁脾气比较急,
极度敏感,在乎别人的看法!
青春期最容易出现的精神障碍,
敏感,自暴自弃,
孩子回来说不上学了,
妈妈问,怎么了?
孩子说,无论怎么样,我都达不到你的要求。
一,完美型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
如果你对孩子很严格,此时开始。放下控制,
背乘法口诀的小姑娘……
干过这事得妈妈举手?
知道为什么记不住吗?
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记忆力是不好的。
在轻松状态的情况下,才记忆力会好。
如果孩子有负性情绪,一定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等到她的情绪平和下来,慢慢和孩子说,
孩子才能听进去。
二,处罚型父母
许昌幼儿园的一个经历
讲座后,一个爸爸拉着孩子找到老师,说自己孩子暴力
他打孩子
打着打着孩子,渐渐不哭了,因为委屈和仇恨已经累计了
爸爸就继续打,打到哭为止
为什么打孩子,
这个大男人惭愧的说,六年级之前,他妈妈就是这样打的。
一个暴力的爸爸或妈妈,她那一刻真的不是故意的,
她没办法控制住她自己,
孩子撒谎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原因,她说实话却受到了处罚,
如何才能让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说实话!
孩子怀孕了,不找爸爸妈妈,而是找同学凑钱
男孩子被劫钱了,他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而是
就是因为她给你说的时候,被打击,被嘲笑,他已经不信任父母了,从父母哪里得到的不是安慰,支持鼓励。而是打击。对父母失去信任,不把父母当成最信任最亲近的人
父母要做到。无论孩子做了什么,父母要坚定的和孩子站在一起,和他一起面对,共同前进,并肩作战,
而不是站在孩子对立面。
无论怎样,允许孩子犯错!
西方国家,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名牌大学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反而心理健康程度比较高, 皮实
大学校长手里有自杀名额……
女儿学校有个同学
父母5000次夸奖才能换来一个自信的孩子
爸爸肯定孩子一句,抵得上妈妈50句
上面是完美行父母需要给孩子补充的心理营养
下面是处罚型父母需要给孩子补的心理营养,安全感。
无孩子怎么样,父母都爱你
三,代替型父母
孩子最讨厌妈妈一句话
你只要好好学习,我啥都不让你干
孩子嘴上什么不说。但是心里说,你只要不让我学习,我干啥我都愿意。
我们让孩子学习,为什么?
希望他有个好的生活,好的未来
别培养一个只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的孩子。
很简单的能力也是需要训练,需要学习的!
中国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笨蛋养,
等到孩子长大后,当天才用。
你要当领导
上学时候不要谈恋爱,孩子刚毕业,妈妈恨不得孩子立刻谈恋爱结婚,
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男孩子,怎么现在一毕业就会成为高手,怎么可能?
孩子是个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个电脑,一输入学习的程序,孩子就只会专注学习
输入“谈恋爱”的程序,孩子立刻就知道如何去谈恋爱了,
你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什么了?
代替型孩子不懂得感恩
不懂得心疼父母。
(反思:我为什么也不懂得心疼父母,对他们没有感恩之心!)
你的孩子从来不进厨房,从来不让她干,他没体验过,她怎么知道做饭很辛苦呢,除非他自己做饭,要去买菜,要清洗菜,要备调料,要做,吃完饭,还要收拾厨房,打扫卫生,就知道做饭有多辛苦了。
哪怕再简单的能力,也是需要训练的!
三四岁是孩子自助能力的萌芽期。
这个时候他探索孩子的好奇心最强。
这个时候,引导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望,
现在把孩子充分的发展好,将来孩子就很省心,这个时候孩子犯错误没关系,代价非常小,让孩子充分探索这个世界。
四,预防型父母 唠叨(演示预防型父母)
(发现我的父母就是预防型父母,所以我就是胆小,内向的不自信的,缺乏安全感,的)
孩子什么感受,烦躁,感觉妈妈很啰嗦
不想听了,
第一遍,听妈妈那样说话,感觉很开心,
今天上课怎么样,感觉开心吗?有没有什么话想和妈妈说的。
好的,去玩吧,玩的开心哈,宝贝!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在这儿。
永远记得回头看妈妈,保证你永远能看到妈妈,也让妈妈看到你,可以吗?
如果孩子身上有这些特征,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犯得错误
演示: 三位家长 一个盆子接水,
两个透明玻璃杯
一瓶清水
一瓶可乐
一个中间拿盆,
(感觉很遗憾,但是我接纳这个现实!以后还有机会继续看到这个演示,不遗憾!)
错爱就是伤害
相爱相杀
听陈老师的讲座
一,介绍自己
二,主要是讲四种父母类型以及养育的孩子的特点
三,一个演示,让父母看到,只有父母改变,不断输入爱,孩子才会变得更好!
今天非常感谢姚大哥在单位,帮我找到了证书,非常感谢非常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