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累很睏,可是,睡不着。
白天和同事聊到生与死的问题。
第一次面对死亡时不足四岁,那一年外婆离开了我们。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大人们默默站在桌边扎着小白花,记得出殡那一天长辈给我们披上白孝布,妈妈姨妈舅妈们趴着棺哭天抢地,我懵懂地拖着棺边的粗绳走了好远。那时并不知道死亡就是永别,也不懂伤心的滋味。
大学一年级,外公离开,我在学校,没有送他。放假回到家才知道外公走了,接七时,我穿着军装,在外公灵前哭得肝肠寸断。那之后很久,我都无法排解内心郁结的悲痛。老家惯例,年初三给逝者拜年,来了很多亲戚,我带头敬酒,喝了个酩酊大醉。
2000年,怀着大儿时,姑姑因为癌症,年仅42岁就撒手人寰。因为各种禁忌,我没能送她,至今引以为憾。
2009年,婆婆离开,当时正好碰上小姑子高考,婆婆在殡仪馆停了近一个星期才火化。那些日子天天在殡仪馆看了不知多少次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那七天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了活着的意义——对于至亲的人来说,活着,哪怕很痛苦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地活着也好过永远怀念。
这一次小舅舅的离开,我的想法似乎改变了一些。作为至亲,我们当然希望他能活着, 哪怕有一丝希望也想争取。可是对于病入膏肓的他来说,每一天都在煎熬,早些离开也许是解脱。我们不能接受的只是离别来得太快。哭,也是因为舍不得。
或许,我们确实应该超脱些,如果有希望就一定要争取,如果没有希望了,倒不如放手。活着要有尊严,离开,也要有尊严。很庆幸,小舅走得还算安详,最后一刻,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也感受到了亲人们的关爱。
妈妈说 人都会有这么一天 是的,死亡这个命题人人都要面对 除了悲痛,我们还要懂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