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唯物论者,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成为一名质量管理工作者,我又时时感觉到“上帝”有双无形的手;在不自觉中演绎一段模拟“上帝”后,虚幻的上帝变得现实了。
“鬼使神差”
当工人,二厂技校学的本领;成为技术人员,二厂职工工学院培养出来的才能。看到二厂辉煌,我心中高兴;二厂在下滑,也不免要议论朝政。一次上班的路上,与厂工会副主席段继革并行,很自然的又把话题扯到工厂的产品质量上。他说山西有个厂,销售科组织人员模拟客户,对要出厂的机床进行全面验收,保证发到用户不出毛病,出毛病的由销售科去服务。这样做还真起到了作用,销售科宁让问题在厂内解决,而绝不让机床到用户那里出毛病。我也认为这是适应市场经济,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话就越唠越热烈……
1999年职代会召开,在技改、锻冶、工艺组成的代表组讨论中,职工代表纷纷发言,对工厂产品质量提出看法,并且统一认识,形成提案:所有产品由销售部门模拟用户在厂内验收。我作为兼职分会主席,起草了这个提案。提案到厂工会后,段主席打电话把我找去,就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的意义进行文字修改。我们认为:实行产品模拟用户验收制度,是提高工厂产品质量、直达率以及信誉的有效措施。这项工作由全质处组织和协调,由经销处和进出口公司代表用户,由质检人员、生产单位代表参加,验收合格后,各方签字,方可包装出厂。再建立起责任制,改变工厂质量下滑的现状,完全可能。
这份提案于6月份才转递回来。分线领导签署:全质处挑头办理,从现在在厂生产产品开始。全质处写道:现正在实施中。可是一直到接近年底,我们仍未看到有关制度的发布和实际运作情况。
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在新的千年即将来到之际,各线负责任迅速到位,令全厂职工为之振奋;厂长曲波对外观质量差的油箱令其重新焊接,我们看到了一把手抓质量的决心。
总工程师周辉在告别上个世纪前,组织了一次质量问题的座谈会,这次会议除了张明义副总师和全质处、质检处处长参加外,其余都是技术部门的副手。在会上我表现出不知天高地厚,对全质处的汇报进行了否定性的批驳,同时对经销处用户科的领导又提出模拟验收之事,并叫号地说:“你们怕得罪人怎么的!”张明义副总师在会议上对我的一些想法给予肯定,并说你服务科也别唱幺二幺,就把模拟验收搞起来行不行?周辉副厂长接着布置了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决定模拟验收从铣床搞起。
厂工会在99年底召开了迎新千年座谈会,段继革副主席提示我发言,于是我又当着厂长曲波、党委书记陈更新的面,诚恳地说:工厂是管理亏损,那么新一届领导一定要加强管理啊!
2000年元旦一过,厂办电话就打到家中:到厂子来领导找谈话。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工厂里走,我琢磨着按照惯例这次谈话意味着我可能升职。什么部门呢?到厂长曲波、党委书记陈更新面前,他们代表厂党委、厂部任命我为全质处处长,问我有什么想法。我听到任命,一时没醒过神,觉得结构改革,全质处可以合并的。他们说:我们任命你是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具体事情找周厂长商量。我踏着雪花往家回,回想起以前的一幕一幕,一下子似乎雪住天晴了:唉!真是“鬼使神差”!
“狐假虎威”
上了班,知道技术部门也要调整,要组建设计院,技术人员经济待遇将有所提高。83年从事技术工作,十分留恋那种业务氛围,但新的使命被赋予,我应当立即到位,开展工作。对于领导的任命,我讲了三句话:感谢厂党委、厂部对我的信任;愿意和全质处的同仁们进行新的合作;希望大家精诚团结,把质量工作搞上去。对于我的前任,我说啥呢,他和我有一样的经历:二厂技校学生—车间工人—职工工学院学员—管理干部,他也希望工厂辉煌,他也想管好质量。但是是他所能为的吗?我唯一想向他道歉的是上个世纪里,那个座谈会上我的发言有些唐突。
办公地点降了两层,办公桌一搬到位,用户反馈却摆了上来,铣床模拟验收的主要内容也提了出来。为了与同事们达成共识,我的开场白就讲:工厂是重视质量工作的,机构没撤,又加强了力量,给了一定的条件,就看我们如何开展工作了。我要求大家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练就一个基本能力,把工作重点从宏观地发布多少质量法规,转移到细致地抓落实上。
很快,我们就模拟验收抽查了一台万能立铣,现场证实了:机床几何精度相当不错,外观质量和直达率确实不好。电线掉头、开闭阀卡簧掉,这要是到用户那里怎么保证合上闸就能用啊?
这期间,厂工会组织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起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达到总数的四分之一,全厂上下对质量的关心和重视可见一斑。
在工厂十八届职代会第一次会议上,厂长曲波代表班子提出强化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同时要求对铣床模拟验收,保证产品直达率90%以上。工厂恢复了质量委员会,设立了总质量师,一个质量管理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怎样搞好模拟用户验收工作呢?在用户服务科总结出的那些容易发生的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我动手拟定了《铣床产品模拟用户验收实施细则》,由全质处质量监督室和经销处用户服务科组成模拟用户,在交检完毕,准备包装时进行验收,并且重点验收6个项目。
管理是个习惯,在没有形成这个习惯时,毕竟是不习惯,而且容易发生磕磕碰碰。有一次,一溜五台铣床准备上包装底排子,但验收时又发现有掉线头现象。我要求停止包装,立即复查。包装工人到了,质检员没在,耽误了生产进度。生产厂长来了,对进度不满意,劝说我以后要改变方式。但他是质量委员会成员,仍然要求质检员尽快复查。
最后,还是质检处副处长亲自查完了。那几个爱开玩笑的调度又议论说:当年技术口有四小虎,现在这虎劲又上来了。听到议论,我更加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我,充其量不过是只“狐”,而有厂长重视,各方面都关心的质量管理氛围才是“虎”呢。否则,我的那点权利如何施展得开呀?这正是:“狐假虎威”!
小马、老马
模拟用户组由全质处质量监督室和经销处用户服务科组成,这两个单位均有一个姓马的,于是就有小马、老马。
小马者,马占芳也。那些年,由于在厂内控制不严,机床到用户后,马上就要服务。他就是那时从铣床装配车间到用户服务科的,在用户那里,小马听到难听的话太多了,所以在模拟验收中特别认真。也许是从装床子到修机床都经历过,小马在验收中表现的十分得心应手。观察漏油、开车试动作、换挡、手摇升降,一板一眼,头头是道。发现问题,马上举手招人“来!来!看这是咋回事?”问检查员,是否没注意到;告诉车间领导,抓紧修。
在台台不落的验收中,小马最不能容忍的是:就这样吧!他说这一是对自己的工作放松要求,二是对用户也不负责任。“用户说的比我还难听。是吧?”他对那些曾经搞过用户服务,又返回车间搞管理的人说,力图通过他们说服教育装配工人,在出厂前把毛病改好。他有时把小脸绷的相当严肃,一些小哥们说点软话,以为能打动他。谁知他咧嘴一笑说:“我来整!”接着就一本正经地要求这样工具,那个配合。记得有一次,车间说不能修了,他上来脾气生气地不验收了,还是他的主管领导尚念杰副处长亲自到别的单位借来电动砂轮,进行打磨后,才接着验收下去。
老马叫马德富。满头白发,已经接近退休年龄。我到全质处后,周辉副厂长就要求尽快配上一个检查员,把监督抽查工作开展起来。副处长李鹏就提示我能否把老马招回来,那时,老马正在一个小工厂管理设备,要保证开动率,坏了要不分白天黑夜的修好,但每月的收入还是比工厂多。当我把请他回来的意思说明后,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也认真地投入了模拟用户验收工作。这期间,那个小工厂又请他能否在晚上照看一下设备,被他回绝了。他说:为了配合生产,许多时候要验收的很晚,我回到厂子里来,就不能耽误工作。
这位从事多年检查工作的老马师傅,很善于发现问题,并且用标准说话。因小马有事不能来时,他就上去比划,同样是那样有板有眼。
老马和小马有时在一起也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对工厂模拟验收工作都做出了贡献。小马被评为2000年上半年立功人员,工厂没给全质处名额,否则老马也会当仁不让。
王总、张总
文学创作中总有“无巧不成书”之说,当我写到这里时,也感慨事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王总,副总工程师兼总质量师王惠林之简称。这位学门出身的高级工程师,经历不必细述,单说他和铣床的渊源就很深。亲自主管设计过三号数控铣床,担任过铣床分厂装配车间的第一主任,又主管机床类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这次在工厂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时刻出任总质量师,又从铣床的模拟用户验收做起,真是轻车熟路,可以大展宏图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官”,却十分细致地抓质量改进的落实,使模拟验收的效果特别显著。开闭阀卡簧掉,这是遇到的第一个需要解决问题。不解决,开闭阀不好使,打不上来油,导轨得不到润滑,用户哪会满意?从装配角度考虑:卡簧为什么会掉呢?孔小,安装卡簧的地方深,装配不便;从机加方面考虑:孔小,刀杆细,切卡簧的沟也不易。所以根子还在设计人员没考虑到工艺性。改成螺纹结构!从此,过去用手一使劲就掉,现在用脚踹都没事了!总工艺师看了高兴的说:王总从设计出来,抓设计问题,一抓一个准儿。
掉线头的事,引起的议论最不好:那是验收人员特意薅下来的!王总又亲临现场,亲手试验,最后得出结论:现在接线端子这种结构,只要用螺丝刀紧住,特意薅也薅不下来。由于王总的撑腰,验收人员还是那样验收,结果掉线头的现象几乎绝迹。王总很认真的说:质量就是这样细致地抓小事,才能不断提高。
张总,就是前面提到的副总工程师张明义。2000年他又回到铣床分厂兼任厂长,你说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上个世纪,他要求销售部门搞模拟验收;这个世纪,别人可要验收的是他的部下装配的机床,而且发现问题还要罚款。他如何对待验收呢?
张总更是具有丰富经历的高级工程师,他的心态平衡:“我们分厂应该说尚不具备装配品牌产品的人员素质,通过模拟用户验收,教育和培养出一批人才来,我就赢了。”在对待质量与生产进度上,他都要求保证,模拟用户验收提出的问题,他要求一定解决,不管多晚!
在抓质量工作上,他自有一套章法:质量工序控制点针对装配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设立,既解决问题又节省了大面积铺开的人力物力;要求技术人员对大件的废品找出规律,与铸造分厂一起攻克难题,既体现出协同作战的精神,又会使废品降低而多出成品工时。
当然,他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有天晚上十点多了,因为验收工作台快速移动两个方向的噪声不一致而顶上牛了。双方各执己见,张总让生产处传呼我到现场。其实我就在办公室,按照他的要求没到现场,他说不要呼呼啦啦一大伙人,太多会给工人和质检员造成心理压力。
这真是一次大聚会:副总工程师兼总质量师王惠临、副总工程师兼铣床分厂厂长张明义、质检处处长、副处长、经销处副处长尚念杰加上我,所有与模拟用户验收有瓜葛的人都来了……
天色已完全暗淡下来,只有车间里明亮的灯光从敞开的大门映照在门前的空地上,大家都在那或蹲或站的议论着,每个人的脸上或强或弱沐浴着光亮,我看到大家的表情一点没有疲惫,为了提高铣床的质量品牌,为了用户这一神圣的“上帝”达到满意而商量着、策划着……
发表在“齐二机床报”2000年10月18日四版“庆祝建厂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