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等了两天——不,如果从她把材料上传到小程序并点击提交的那刻算起,确切说应该是一天半。
她通过观察,知道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所有材料工作人员在现场都已经审过一遍了。当事人上传后,他们随手一点就能审核通过。上次她遇到的那个年轻姑娘就是这么做的,递交材料后刚到家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通知。可这次坐在窗口的是位中年女性,苏珊第一次对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有了偏见,在这个看似规范有序的环境里,中年女性都会让你有一种失序的抓狂。
等待是最难熬的。
下午,苏珊约了同学去看粉黛草。这片粉色的花海是同学多次推荐的,苏珊一直没心情应约。这次主动提起,是想让紧绷的心能稍微透透气。粉黛草确实很美,如烟似雾地铺展到天际。她拍了很多照片,在同学的镜头前努力挤出笑容。晚风拂过粉黛草荡起层层波浪,她的心情似乎也随着这起伏的草浪稍微舒展了些。
回家后,苏珊开始整理照片,精心剪辑视频,让自己沉浸在色彩和光影里。她必须给自己找点事做,不能让思绪总是绕着那个迟迟没有动静的审核。
深夜刷手机时,她读到那些熬过困境的人写下的文字,第一次有了真切的触动。原来每个看似轻松的笑容背后,都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煎熬。她放下手机,对着黑暗轻声说:必须坚持,稳住。
就这样熬过了两天,小程序上的状态依旧纹丝不动。窗外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没有要停的意思。苏珊还是按原计划冒雨去了立案庭——她需要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当面问一句。
那位中年女性不在窗口。大厅的服务人员说她去送材料了。
“坐窗口的,怎么总有这么多外勤?”苏珊忍不住抱怨。
服务人员好言相劝:“既然已经上了系统,总会审核的,别着急。”
“可总得有个期限吧?”
“七天。”工作人员给出了确切的数字。
“七天……”苏珊轻轻重复着这个数字,像是在咀嚼它的重量。她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也知道除了等待,其实别无选择。
走出法院,雨还在下。
苏珊举起伞,走进这片灰蒙蒙的雨幕里。伞沿坠下的雨珠串成帘子,将周遭的车流与人声都隔得模糊。她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踏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回响。
“七天”,这个数字在她心里反复回响。她忽然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句话——人生有多少个七天,是在等待中度过的?等一个结果,等一个转机,等一个人,等一段时光的过去。
等吧,等吧,她把这份焦灼的等待轻轻收起,就像收起那把湿漉漉的伞。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在不确定中学习稳住,在焦虑里练习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