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六。
强烈的感觉是快要开学了,抓紧记录一下这最后的居家的日子。也算给这段特殊时期的居家的工作、学习、生活留点痕迹吧。
今天是周六,考虑到家长孩子们也难得清净,就尽量的不要去打扰他们,我也清净的舒坦的过过周末。
不得不说,人懒散起来,潜力还是无穷的。如此不爱追剧的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追了一部《大丫鬟》,直到把脑袋追的生疼,眼睛也冒起金星,终于耐不住性子,跳过好多集,看了看结尾。结尾在一个老奶奶的讲述中结束。最终也没有人知道主人公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看来美好的期待以无解的方式结束,让人稍带点遗憾又带点幻想才是最有趣的。
更有趣的是剧中两代人的悲喜人生被我一个“外人”,一下午就追完了。这就有点意思了,这告诉我们:也许无论多么热烈的人生,无论多么悲苦或者多么欢喜的经历在别人那里就是一部电视剧吧。人家有兴趣了,看一眼,没兴趣了,跳过去。说到底,每个人的人生是一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历程,与别人无关。
说起看电视剧,我比较喜欢看的电视剧是抗战片或者是特战片。不知道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片子,可能,就觉得看这样的片子比较过瘾,也可能这和我不喜欢婆婆妈妈的性格有关吧。这样的片子剧情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好坏也分明,剧中任何人都不用有太多心机,活得坦率真实,让人看起来也爱憎分明,不用纠结得太累。
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宫廷戏了,大家都喜欢的什么这妃传,那妃传的,我一部也没有看过。累啊!一群女人,一个个出身名门望族,也都天生丽质,饱读诗书,湊在一起,无非就是争宠谋权,尔虞我诈,互相残害,手段惨不忍睹,真让人怀疑人生啊!我也最不喜欢这样的导演或者编剧,我觉得拿这样的片子来忽悠观众,真的是太不负责任了。
哈哈,居家这段时间,能够追追剧,这在平时是享受不到的,也算是过了把生活的瘾吧。
看剧,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其实都是在看别人的热闹,真真假假的,看过也就忘记了,不留什么痕迹。
而自己的人生和日子还得自己过好,真实的日子不要像电视剧,不需要有太多故事和情节,平平静静的,平平安安的就好。我更希望每个日子都像是一篇散文或者随笔,随性而又温暖,这就是最好的日子。
(二)
周日。
早饭后,决定去一趟信誉楼超市。
家里一些卫生用品需要购买了。现在,去超市目标特别明确,需要买啥,直奔主题。不像年轻那会,逛街并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享受欣赏那些琅琅满目的物品的快感,享受脚脖子走得酸疼的乐趣。
人啊,之所以越活越简单,也许是因为越活越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吧。
是的,宅在家里这么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被迫得到改变。你会发现,平日里必须有的太多的应酬,太多的奔走,太多的交往,其实没有多少意义,真正没有了,或者是减少了,也就这样,一点也改变不了你的生活品质。反而会因为这些东西的减少,让每个人都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做好自己的事。每个人真正影响到的人,其实都是特别亲近的人,或者是志同道合的团队,除此以外,每个人对别人的影响力都不大。而静下下来,关注自己的内心,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真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人生方有意义。
超市入口,工作人员依旧那么规范、严格的检查每个顾客,一点也没有因为疫情大好起来而放松警惕,这样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真的让人敬佩。这场疫情同时又让人明白,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又有那么多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人对工作的负责,对自己的负责,对生活和生命的敬畏其实就是对他人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
超市的人很多,大家各取所需,口罩下的每双眼睛都带着对物品的审视和关注,那样的眼光让人感觉到每个人对生活依旧的热情。是啊,芸芸众生,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为生活而奔劳,而生活是什么?这样的周末,看看这样的超市你就会明白生活的模样就是这个样子。也许他们需要购买一些饭菜回家做一顿美味佳肴,和家人一起享受,也许他们需要购买老人、孩子、自己需要的物品。每件东西,每件物品都倾注着每个人对生活的一份爱心和责任。
而过好这样的平凡的生活就是一种最可贵的人生态度。
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常常,我会在看到的书籍里思考我们的教育,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关注每个人的生命,让每个人都有高贵的精神,自由的心灵,渊博的学识,健康的身体。而走进生活思考教育,我觉得每个老师的使命是让孩子们能够创造这样平凡活鲜的生活,并享受这样平凡鲜活的生活。
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能力来到超市各取所需,让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老人孩子的需要付出,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平静快乐的在芸芸众生中关注自己的需要,让每个人都有能力享受因为自己带给自己和家人的快乐和安定,让每个人都有能力把好的正能量的温暖和力量传递给他人,让每个人都有能力为别人和社会负责。
这应该是教育最应该做到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成为这样的平凡人,让每个人活好平凡的人生才是教育最应该有的模样。
在这样的思考中,我购买好自己需要的东西,离开超市。
一个周末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春花依然各自盛开,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