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宝宝在看动画片,之前我和他说,只能看一小会儿,他答应了。过了一会儿,那一集结束后,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我:宝宝,时间到了哦,我们不能再看了。(必须干预,否则他可能会一直看下去)
宝宝没有说话,眼睛盯着电视。(行为惯性,不做改变最简单)
我把他从电视前抱回他的房间,他没有哭闹。(毕竟之前有约定,我也提前和他说了)
宝宝:妈妈,我还要看电视。(他在表达他的需求)
我:宝宝,我们之前说好只看一小会儿哦,长时间看电视,会有什么危害呢?(我在陈述后果)
宝宝:长时间看电视,眼睛会瞎。(他认可后果)
然后他不再提看电视的事儿了,但是忽然拿起乐高搭的小车子向地上摔。(他的需求和后果之间出现了矛盾,产生了糟糕的情绪,但是他无法解决这个矛盾,选择用暴力发泄情绪)。此时我本能的想制止他,但忍住了。我等他摔了两三次以后,问他。(情绪适当发泄)
我:宝宝,你是不是生气了?(积极倾听,描述他的情绪)
宝宝:是。(情绪被看见,认可)
我:是因为你想看电视,但妈妈不让你看,所以你生气了吗?(积极倾听,描述原因)
宝宝:是的。(原因被表达出来,认可。很多时候孩子容易表达情绪,但无法表达原因)
我:你觉得刚才那个动画片好玩吗?(追查表面需求后的深度需求,其实看动画片只是觉得好玩)
宝宝:(笑了)好玩,妈妈,那个小鸟怎么了呀?(表达及描述需求相关信息)
我:它乘坐的气球爆炸了,它掉下来了。
宝宝:它掉下来以后呢?
我:掉到蹦床上,被弹到很远的地方了。哈哈(认可需求,舒缓情绪,缓解气氛)
宝宝(开始大声的笑起来)
我:宝宝,刚才那个动画片很好玩,但是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我们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吗?(来到矛盾点)
宝宝(开始认真的想)
我:有了,我们去做另一件很好玩的事好不好,又好玩,又不伤害眼睛。(在选择"满足娱乐需求但接受伤害眼睛"和"放弃娱乐需求但保护眼睛"的矛盾中,将娱乐需求向下挖掘,提出了"满足娱乐需求也保护眼睛"的第3选择)
宝宝:妈妈,我们去投篮球吧!(很开心的说)(认可矛盾解决,情绪问题也随之解决)
我:好的!我们去拿篮球吧!
总结:
孩子的自制力其实是比较薄弱的,好看的动画片,很容易使人沉迷。(大人们沉迷游戏,追剧,刷朋友圈,又何尝不是如此)而且所有的家长都在担心孩子看电子产品眼睛受到伤害。在直接需求和危害后果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该怎么解决呢?
可能的处理方式:
1 暴力压迫。利用你的权威,强迫孩子接受你的命令(不准再看电视了!),形式可能是大吼,大叫,或者直接上手打一顿。结果可能是,孩子哭闹在地上打滚儿你一心软放弃了,或者孩子恐惧默默接受你觉得效果显著。前一种可能会让孩子不再认可后果,也加深了哭闹是一种对抗大人的有效手段的理解,以后可能频繁使用。后一种可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心里阴影,害怕冲突,畏首畏尾。
2 放任。你决定,不管了,看一次电视能伤害眼睛伤到哪儿去啊,没关系,他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看到他看腻了,不想看了为止。且不说看电视时间过长到底有多少危害,其实这是回避了需求和后果之间的矛盾处理,希望通过看腻了来自然缓解(满足需求,忽略危害)。孩子最终看腻了以后(可能是半小时,1小时,或者2小时),他放弃了继续看电视。看起来终于解决了矛盾,而实际上,只是这一次的事情解决了,后续还会有多少次类似的矛盾发生呢?如果孩子的需求每次遇到矛盾时,都是先最大程度的满足需求而忽视矛盾,如果遇到危害程度较高的后果,必须中止需求该怎么办呢?他还能接受吗?因为太多太多的后果都是"没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无所谓",孩子还会对后果有辨识能力吗?能放任到什么时候呢?比如那些沉迷游戏的问题少年,是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需求无障碍满足中越陷越深,听不得一点反对的声音,也根本不会在意所有的后果了呢?
3 说教。你再一次苦口婆心的和孩子讲大道理,看电视多么多么不好(可能孩子根本没听进去几句)。但不提也不认可孩子的需求。孩子内心中强化了对后果的印象,即使孩子最后听从了你的要求,但需求和情绪没有被看见,也许他会越来越讨厌你的说教,因为你和他说的,永远是对的,但看不见他的需求,让他的天性很压抑,也许有一天,他不会再听这些说教,或者爆发一场激烈的"反抗"。
4 销毁。你意识到这个问题,决定以后再也不给他看电视,或者直接把电视砸了,把网断了。(上次南外那个十几年没开过电视的妈妈好像就是这么干的)很彻底,这不是解决矛盾,而是销毁矛盾。这个矛盾不会再发生了,那其他呢,我们有可能把所有的矛盾都连根拔起吗?而且有的动画片很好看啊,适当的看看有好处。销毁了后果的同时,也销毁了需求带来的愉快。没有矛盾的人生该多么枯燥无味,心灵和性格又该如何成长呢?
5 转移。你拿出一个新买的玩具,瞬间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你们愉快的开始玩新玩具,离开了矛盾。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逃避,逃避矛盾。看起来是可以解决,但是,你确定每次都能这样搞定吗?
6 解决。认可情绪,认可需求,认可后果,描述矛盾,分析需求、后果及矛盾后进行解决。今天的处理过程中我用了第3选择,但是我想有的矛盾有第3选择当然很好,有的矛盾没有第3选择那就必须做出抉择,学会放弃。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小事件、小矛盾中去沟通,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我们可以收获心灵的成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融洽、更深的亲子关系。
个人思考,未必是最好的,定会有更好的,和大家一起总结,探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