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国殇园,我们为革命先烈默哀,那里埋葬着未曾谋面的中国远征军,里面一共有3346位在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19名盟军将士墓碑。
当我读到《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这首诗的时候潸然泪下。这首诗是穆旦于1946年创作的现代诗。1942年,穆旦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担任中校翻译官。远征军撤退时,他跟随部队进入野人山,目睹了战友们的非战斗死亡,历经九死一生。基于这段亲身经历,穆旦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采用诗剧形式,构建了一场生死对话,打破线性叙事。同时,运用了象征主义与超现实手法,如“绿色的毒,你瘫痪了我的血肉和深心”等语句,将自然异化为酷刑执行者,通过意象的暴力拼接,营造出超现实的地狱图景。
此诗跳出了“远征军牺牲”的具体历史场景,转而追问“生命与死亡”“牺牲与遗忘”“文明与蛮荒”等人类共通的哲学命题,让野人山的白骨成为全人类苦难与尊严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