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在群里看到一准大一的男生问:“我要怎么才能进学生会?”
我挺惊讶的,于是我说:“怎么会现在想到要加入学生会呢?”
对方回答:“当然,姐姐们都让我进。”
最后,我补充的说了句:“在大学,除了学生会、社团、学习成绩、兼职以及各种证书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值得花时间去追求。”
我并不是抵触学生会,而是希望站在另一个角度说点什么,出于教育的本心,我不希望这个素未谋面的学弟过早把自己局限。
……
大学四年,我没有加入学生会,不是不想,而是面试就被刷了;我没有担任班委,而是我竞选失败了;我大一唯一面试通过的是参加社团干部竞选,这一次没被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不选我就没得选了。
于是我在这个让我通过面试的社团一呆就是两年。刚开始,我的职位普通了不能再普通——活动策划部副部长。
一个学期过去,我终于转正成为部长了,因为原部长成为了副会长。
……
我要强调的不是我多么坚持、多么努力。所以,我从一个副部长做到了部长。我想说的是,无论我的职位是什么。我都是哪个参加活动最积极、出勤率最高的人。
因为我打心底里觉得我应该做好我能做的,我清楚知道,养成对事认真的态度才是我受益终身的。
……
第二次社团还没换届时,会长私下和我说:“要不接下来你来负责带领咱们社团吧?”
我毅然拒绝了,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校园主管。
……
入职之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只有先改变工作的态度,才能改变职业的高度。
优秀的员工不是被动的等待被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然后全力以赴的完成。
……
在大学,无论是参加学生会还是社团,最终影响自己的一定不是“职位”高度这个结果,而是完成“职位”上的事,自己养成了什么好习惯。
于我而言,大学期间没有参加学生会,在社团也无足轻重。然而,我重视培养自己做事的习惯和态度。
所以,最后才会获得认可,被评为社团唯一一名“先进工作者”。
更重要的是,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习惯,在我接下来的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软实力品牌部经理 张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