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株洲日报》报道,最近,真人密室逃脱、实战CS、狼人杀、射箭等真人互动游戏,已成为株洲年轻人社交方式的新选择。对此,媒体的报道中用了《从“键对键”到“面对面”,年轻人从网络“玩回”现实》这样的标题。
这其实算不上一个多新的新闻,在全国,多年以来,各种真人互动类游戏都“潜伏”在楼宇之中,然后成为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聚会的一种娱乐。对,它依然是一种娱乐,只是把年轻人从备受诟病的网络、特别是网游那里,给抢了回来,回归了现实。
然后呢?还是关于如何玩!虽然无可厚非,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如果再配合上早前被热议的手游《王者荣耀》呢?如何从这个被舆论诟病为未成年人的“农药”的游戏中抢人?或许我们能够想到更多。
至少真人互动游戏提供了一个范本,即从影响学业、生活的虚拟世界给拉回到现实中,用一个游戏替代另一个游戏,是可行的。而如果这个游戏变成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呢?那估计,没有家长和舆论会指责孩子沉迷游戏或总在充值了。
这个可能有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除了现实的学校在创造这类活动外,游戏产业和教育界都有不少尝试,甚至是发现了商机。早在2016年,重庆清华中学的寒假作业就变成了款款名为《化学加油站》的网络闯关游戏,共35关,涵盖“化合价”“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等7万多字的知识。
或许这样的东西,未成年人还会觉得枯燥,看名字就有点神烦的说。那么换一款,现实点的,加拿大就有个老师把游戏打怪的玩法带入了课堂,做了个网络系统,每天发布任务,学生完成任务获得技能加点,然后获得一些神奇的权利,比如迟一天交作业、上课迟到2分钟、考试延长8分钟等……
甚至商业化也有能突破。国内总口诛笔伐“王者农药”等游戏不尊重历史,误导学生;国外却有公司弄出了个《像丘吉尔一样思考》的手游,用故事书的形式,展现二战的历史,当然你必须角色扮演丘吉尔,作出正确选择。
效果如何呢?标价25元的游戏,整出了20多种语言版本,外加应用商店里看得见的下载量和评论摆在那里。这就是结果,寓教于乐之时,顺手也赚了钱。
别光想着玩,开开脑洞,也许不仅有公益,还有收益,更能大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