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别人说:“会说不如会做”,或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的观点表达,意思是想说明 不要说,要做,也就是想说明 做比说重要。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是特别喜欢埋头勤奋学习的学生,并不喜欢张扬的孩子。多年工作,并且创业后,却突然发现,埋头苦干并不能获得更高效的成长:
因为默默埋头苦干并不容易获得认同。不会有太多人主动关注自己,主动挖掘自己的价值。
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表达,去主动连接并传播自己“会做”的能力。
所以在前一段时间,自己追问,得出:
个人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
用更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
个人的能力=会做+会说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更何况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就牛x起来,是一步步过来的,而每一步要想走对,就必须要学会交流,学会表达,通过互动反馈,彼此思辨类比,找到接下来自己进步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听多了“少说多做”的忠告,慢慢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说并不重要的本能,这其实是扼杀了自己进步的能力,要知道,“会做”是有前提的。
所谓的“会做”,必须是基于外界的反馈去做才有价值,而外界的反馈则是通过“会说”完成的。通过自己的表达能力,主动连接,在供需的场景下,把自己做的成果表达出来,才能形成会做的反馈,这是一个闭环,会说,会做都不可缺少。
而这里讲的“会说”并不是能说会道,而是表达传播自己"会做"的能力。
善于表达,写作,交流,演讲等等各种表达方式,能够把自己擅长的能力用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记得曾经看过表达的三个境界:
低:生活的事情专业的表达。
中:专业的事情专业的表达。
高:专业的事情通俗的表达
仔细观察下,凡是会表达的人,他的换位思考能力是很强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罢,因为经常表达,为了让对方听懂,就会主动迭代自己的表达方法,表达内容,进而做到即使很专业的事情也能够让对方很容易听懂。
所以,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不要盲目一个人死磕,更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只有连接形成交互,才能让自己知道自己是否在做必要的成长,有价值的成长,有反馈的成长。
创业后,愈发对表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刚开始的一些想法,在还没有做之前,更需要提前验证概念需求真伪,就需要能够用很大家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大家一起判断想法的对错
让团队一起聚焦想法的认识
让合作伙伴认同价值并愿意一起投入
让投资人认同想法一旦落地的收益
听大多数人的声音,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再决定如何让自己“会做”。
也只有主动表达,才有机会获得更多“会做”需要的优质资源,包含合作伙伴,创始团队,甚至资本和贵人背书。
然而,回头想想,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却很少培养学子的表达能力,我们20岁以前是精力最充沛的时代,却大量的时间只去埋头苦学,却缺乏了对写作,对演讲等表达能力的培养。
吴军老师有一篇文章讲到在美国,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甚至我们的家庭却很少认识到这方面的价值,只有让每一个孩子在未来成长中趟过很多弯路后,才意识到表达的重要性,再主动自学,但这已经走了多少弯路呢,难道这也算是勤奋吗。
孔子曰:文胜质则史 质胜文则野。
我们老祖宗很早就在提倡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了,如今,我们早就应该逃离出 少说多做的误区了,要知道:
会做+会说=构成了我们个人能力的全部。
所以,每个人都应学会会表达的能力,不要拿性格找理由,要成长,要让自己能力更强就要既会做,又要会说(表达),只有会表达,才能让自己会做的能力价值发挥最大化,让自己更值钱。
没错,会说(表达)同样重要。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