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上周一篇文《女儿说学习比家里还内卷》,是和女儿闲聊后写的,没有想到居然阅读量破了1000,后台留言3位(精选1位)。

平时文章阅读量一般就50左右,这篇为什么突然间超过三位数,是因为标题的原因吗,吓的我朋友圈都不敢发了。

留言中有一位是学生,大意和其他两位说的一样。

“孩子在向父母抱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是希望家长能与自己共情的,就算是大道理都懂,还得需要一个排解压力的途径。如果被噎回去,家长是爽了,孩子时间长了肯定就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我真心觉得这些建议是很好的,也意识到文章呈现出来的风格和表达的观点是让人不适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女儿看过文章和留言,揶揄我:老妈,你看你都什么文笔,明明我们就是聊聊天,你也没怼我。怎么写出来就变成这样了。

女儿一般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6点50出门。我说不用那么早,可以多睡会儿,她说晚上太困没背书,早起背一会儿书。

吃早饭的时候一起聊会儿天,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依然会向我抱怨学习压力大,我明白她是希望能有一个渠道排解压力,能有人倾诉。

有的时候对话是这样:

“老妈,压力好大,老爸要求我考进前十名。”

“别听你爸瞎扯,你要求他赚钱排进小区前十了吗,这栋楼的前十你都没要求过。别想这些,开开心心去上学”

“老妈,你说的这些发朋友圈要是被老爸看到了怎么办?”

“没事,别担心,我已经把他屏蔽了。”

有的时候是这样:

“老妈,明天晚上米哈游发行XX,我能不能用你手机5分钟领个东西,不然错过就亏大了”

“可以,这事咱们悄悄地进行。爸爸一看到你用手机他心脏受不了。”

有的时候又是这样:

“老妈,XX老师要求好严格,一没做好就会被骂,压力好大。”

“我跟你说,这个事呢目前无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们老师得尽快脱单。咱们要理解一下老师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心”

“好像有个男老师经常帮我们班修设备…”

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抱抱她,说句“女儿辛苦了”。

孩子抱怨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这一点,大人也是一样的。

当我向家属抱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难道是希望他帮我想解决办法吗?

不是的,他又不了解我的公司,也不了解我的具体工作,更不知道每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他没法给我提供答案。

我只是希望能他能安抚一下我,说句“辛苦了,要是做的不开心就不要做了,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我真的会撂挑子辞职回家休息平复心情吗?不会的,我很清楚一旦我撂挑子,家庭经济压力就全部压在家属一个人身上,他会很辛苦。

我不会随意辞职的,不辞职又一直在抱怨压力大是为什么,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在这个事上,大人和孩子是一样的。

大人渴望另一半能理解自己为了家庭承担工作上的压力,孩子渴望父母理解自己为了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承受学习上的压力。

大家都没有躺平,都想生活变的更好,学习变的更好。

努力的人儿渴望被人理解。

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互相抱抱彼此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