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带小丫看了暑假的爆款动画片《长安三万里》。
惦记这部动画片好几天了,一是看到不少话题冒出来,聊得那个热火朝天哟让我心痒痒;二是个人学了点三脚猫诗词,写不好但还是有几分偏爱;三是以动画方式表现唐史唐诗,小丫应该容易接受,要是一不小心喜欢上了唐诗,是不是意外之喜?
于是在我的提议下——其实不用我多说,小丫一听“动画片”,就两眼放光欢呼跃雀了,恨不得立马动身。好吧,我擦擦冷汗,天太热了。这部片子长达168分钟,一开始我还是挺疑惑的,同时也有点担忧,这么长的时间不知小丫是否坐得住?结果出乎意料,小丫看得极入神,有时跟着银幕笑,有时跟着人物一起背诗……
(以下剧透,未观影者慎入)
言归正传,回到电影里,故事背景是唐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吐蕃大军又攻过来围逼长安,国都岌岌可危。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退守危城,面临吐蕃大军逼临城下的困局。
这时监军偏偏持节上门,要求他讲清楚与李白的过往——李白此时已经被赦归隐,这位监军大人为啥顶风冒雪巴巴地跑来找这个茬呢?皇帝老儿的疑心真重,还是只是为了讲故事切个入口?
影片分双线进行,一是高适讲述自己和李白的故事,一是吐蕃大军逼近,大唐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宁静祥和的讲述与迫在眉睫的战争形成一种逐渐满弓的张力,推着故事往前走。
随着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由极盛转为极衰,无常的巨浪卷着两人聚聚散散、浮浮沉沉,时而纵马踏蹄,时而对月高歌,时而流连酒肆,时而角力互搏……
命运的画卷也由此展开。
长安城下少年志
高适这一讲,就穿越到了自己的儿时,介绍了高家祖辈的功德和家庭近况,由于父母先后去世,他郁郁寡欢离家出游。路上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就是李白。两个人交游于青年,性情相投——虽然彼时的李白已经风流倜傥才华尽显,而高适则性格木讷还有点口吃,不过李白佩服高适武艺高强,高适则羡慕李白才华横溢,彼此惺惺相惜自然就投机了。
一个是飞在云端,醉心于诗酒的浪漫天仙;一个是双脚踩地,欲建不世之功的意气青年。
故事基本以十年为一个节点(当然这是为了讲故事,历史真实不会这样巧合),记述他们对梦想的追逐,遭遇的各种失败,以及用诗歌记录下来的憧憬或失意,撰写了他们在浮沉坎坷中对“心”的追索。
乱世出英雄,实际上,在李白高适年轻时,正逢唐朝开元盛世,经过数百年发展,国力达到鼎盛,各种“约定俗成”的积弊也达到成熟期,形成了如铁律般难以跨越的门第观。身为商贾之子的李白,尽管家境殷实,自诩才高八斗,胸负报国之志,却因为商人下民的身份而被剥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力,连举荐之路也走得艰难无比,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唐六典》规定: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明确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严禁参加科考。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四川绵州青莲乡。其父李客是颇有成就的商人,重视子女学业。24岁前,除了写诗外,李白喜欢旅游,向裴旻学习剑术,向赵蕤学习纵横术等,是个成绩优异、知识面广、自信自负的年轻人。——这一点,电影在高适偶遇李白的第一段故事里,就通过李白真诚坦率的个性,恣肆纵横的豪情,逸兴横飞的才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祖上功绩显赫家道中落的高适,尽管习得一身技艺精湛的高家枪法,一心想光宗耀祖报效国家,也只能一次又一次被人拒之门外,在这繁华安定的大唐盛世,终只是沦为博得玉真公主一笑的丑陋戏子罢了。
当心中的热血被泼上冰凉的冷水,当怀揣着青云之志的梦想屡屡碰壁,两人再次碰撞,少年时的豪言壮语在二人悲愤郁积的胸中不停回荡:
“我要直驱长安,叩天子门,建不世之功!”
“你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少年心气的誓言,荡开了历史的云烟,也荡开了这段诗剑传奇的人生故事。
空赋诗酒趁年华
影片中最精彩的片段,我觉得既不是繁华富丽的长安城,也不是两兵交战的鏖战拼杀。而是年过半百,历经仕途挫折的李白,在醉意朦胧之下吟出了《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画面中,李白带着高适、丹丘生等人乘着仙鹤在天空遨游,祥云怀绕,仙乐齐鸣,他们时而乘鹏高飞于天际,时而坐鲸遨游于蓝海,这一刻他们超然物外,领略到了奇妙的风景。
这一幕充满绮丽幻想的浪漫情怀,一下子将我们心中的诗仙超脱出来。所以高适说他是“谪仙人”,这一首吟诵,真是应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意境啊。
说实话,个人还是挺喜欢影片塑造的这个李白,潇洒飘逸,诗情纵横,剑术高明,但因为报国无门也深感遗憾无奈。这种无奈被他自嘲张狂的哈哈大笑所掩盖,被他大碗喝酒的豪情所压抑。人生求索唯余一轮圆月,对酒当歌也是怅恨悠悠万古愁。
电影再现了李白求仕之路的一唱三叹,以及经历坎坷之后的精神变化。年轻时候,他一腔热血,幻想着“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快意人生。当遍求无门,身上那一点点微露的锋芒在不知不觉中被生活的琐碎磨平时,李白也没有放弃。他问高适自己结婚入赘当与否,看到高适回答否,还是毅然选择既有的道路前行。
他一生共四次婚姻,两次当赘婿,先后进入许家和宗家。原因很简单:前夫人许氏的爷爷许圉师曾当宰相,而后来夫人宗氏的父亲宗楚客也当过宰相。从高适的反映可看,赘婿在唐朝颇受歧视(其实这个偏见现在也屡见不鲜),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李白豁出去了。
出乎意料的是,曾拒绝推荐高适的玉真公主读了李白的诗后非常喜欢,把他推荐给唐玄宗,李白因此在长安当了两年多的官,成了翰林待诏,官职六品。但一方面是帝王对他们只是“娼优蓄之”,始终未委以重任;另一方面他放浪形骸,终日沉迷诗酒,甚至是“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然树敌不少,最终被赶出长安。
那一刻,深深的失意感让他体验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幻灭,长叹“安能摧眉折腰注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决意远离权力中心。这一次与高适见面,李白决定出家归道,并让高适陪同度过最艰难的“测试”。这就是故事提到的李白“出世”,那时他疲惫又清醒,因为“这只大鹏飞不动了,也不想飞了”。
但这只是一时心灰的表现,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复出投靠永王,写出了称赞永王的篇章。天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永王不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想自己称帝。当永王兵败后,他受到株连下狱便是必然的结局。至此,李白心灰意冷潦倒度日,由于家产被两个哥哥瓜分,晚年还是靠族叔接济,可见日子并不好过。而他的出世最终也流落在了无奈的世间行里,空留一声轻叹度轻舟。
故事很好体现了李白“天真”的一面,但他的天真显然与孜孜以求的宦海格格不入,最终孤独于《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轻舟已过万重山
再来看故事里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口述自己和李白交往的高适,他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旧唐书》评价高适:“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用世俗或今人的价值观来评判,大器晚成的高适无疑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比之李白,显然他走对了入世之路。
前面说到,高适少年家道中落,游历京城希望通过贵人举荐,迅速步入仕途,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成长在开元盛世的高适与李白、杜甫乃至所有人一样,有着积极乐观、豪情满怀的青年时代,但接下来的坎坷,让他们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路。
高适的原生家庭,史书几无交代,因此故事开头一段出现时,他口吃而笨拙,其貌又不扬,与潇洒倜傥的李白站在一起,实在是黯然失色。
这个时期一直到40多岁,高适始终处于隐忍或曰蛰伏期。20岁左右时,高适在生活外观上与李杜差不多:游历、交友、求职、隐居。他和李白是好友,但两人处事又迥然不同。
李白习惯挥金如土,生活上几乎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高适虽然同样年少,同样满怀抱负,但对生活却极为克制和理性,求仕不利他便回到家乡,自己耕田、钓鱼、读书,过着隐居的世外生活。但他在不同流合污的同时,也从未忘记自己身负的理想和使命,经常留意民生和政事,做一些有深度的思考。
初见分道后,他和李白约定一年后见面。当高适如约来到扬州,看到李白沉迷歌舞享乐,已经不见了当初那份少年壮志的心性后,忍不住高声怒斥。但现实和理想之间横亘的巨大鸿沟该如何跨越?俩人在世间的一番翻滚,初识了愁滋味,但依然坚信:大鹏终有直击云天的一日。
三年后,李白入赘选了另一条捷径,而高适扛着银枪参军入伍,打算一展自己的报国之志。结果在塞北军营,他领着士兵们浴血奋战,稳坐大营的将军却醉生梦死,夜夜笙歌。悲愤交加的高适写下了名篇《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大开大合,铿锵苍劲,有战士的一往无前,有守土的无奈悲歌。高适自此诗名大胜,但因他敢于直言,导致无人敢用,依然赋闲在家。
从诗风来看,高适和岑参同为唐朝杰出的边塞诗人。以文学成就论,一般认为岑参更突出,他的诗作奇伟瑰丽,充满丰富的想象力。高适则文笔朴直,但慷慨悲凉、直抒胸臆,尤其是他能够洞察边疆、军旅中的一些弊端,有了强烈的现实主义风采。
面对磨砺和苦难,高适展现出诗人中少有的坚忍和定力。又十年过去,高适如约到长安与李白相会,看到的不是志得意满之士,而是大腹便便、沉溺酒乐的中年醉汉。当李白艰难地说出:“人间之道,我走不下去了”时,高适却依然谋定后动,坚定地走着自己选择的路。
他48岁才谋得一个县尉之职,后来辞职又在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手下做了一名幕僚。安史乱发,他跟随哥舒翰守潼关,眼看着守军变节,哥舒翰被杀;随后,他跟随唐玄宗入蜀,后又到凤翔辅佐唐肃宗。53岁那年,高适终于得到朝廷重用,封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
而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此时李白受到永王邀请出仕,本想借此做番大事业,没想受到牵连成了阶下囚。两位好友,因为朝政的厮杀,走到了对立的两端。
电影是宽容的,以为高适为了保官冷血无情,最后却通过监军之口道出他的良苦用心,成全了这段友谊的佳话。史书也是宽容的,《旧唐书》对高适的评价是“务功名,尚节义”,即使我们无法回到真实的历史,但也能从这些线索窥得高适的智慧。
功名与节义皆不放弃,无论在古在今,这一点都很难做到,但是穿越千年,高适用自己的诗和行给了我们完美答案:心忧天下者,在野在朝都是出世,也是入世。
电影的最后一幕,李白踩着竹筏,豪兴又起,喊着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我忍不住鼻子发酸,人这一辈子,究竟要走过多少重山,才能回复少年的天真,看到无垢的自己?
电影中,长安三万里,可人生的万重山,又何止区区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