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文章请搜索“白鹿洲”关注公众号
翻开日历,今天是公历5月5日星期二,农历四月十三,节气是“立夏”。然后发现今年农历多了个闰四月,端午节五月初五还要将近两个月呢。
1
为什么会出现闰月呢,简单总结就是:
我们的农历是阴阳历,其中包含两套历法。
1 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圈为一个月,平均一个月29.53天左右,12个月354.36天左右。
2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平均一年365.24天左右。
3 这样阴历的12个月就比阳历的一年要少10.88天左右,为了把两套历法统一起来,就需要每过几年在一年中加一个月来平衡。(十九年加入七个闰月)
那么如何来确定闰月是哪个月呢,复杂点展开就是:
我国古代智慧创造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两个一组,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4 二十四节气对应阳历一年,从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平均分配。
6 上面第3条讲到了,阴历的12个月比阳历的1年平均要少10.88天,所以每隔两年多就需要安排1年有13个月的情况。
7如果这一年排下来哪个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就把这个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2
所以粽子飘香的端午节还得两个月左右才能到。端午风俗可以说是大融合,有说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有说谐音“恶月恶日”需要驱邪,有说夏至祛病防疫的,有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或其他历史人物的。
而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动人辞赋已经深入人心,影响也最广。民众把提到吃粽子与赛龙舟,都会把他们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主张对内举贤明法,对外联齐抗秦,遭贵族诽谤排挤而被流放。秦军灭楚后,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创立了“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代表篇章《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
屈原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情,令人不免唏嘘。为什么悲剧更深入人心?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而人希望幸福美好大圆满的欲望是永不停止的,所以在痛苦中也就更加渴望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