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讲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所倡导的读书大致方法,今天将这本书关于如何购书,以及笔者的所感所悟分享给大家。
方法:准备一个笔记本,就是普通的笔记本,正面部分做笔记之用,最后面的页面作为购书清单之用。购书清单可以制作成表格,每每在生活中遇到好的书籍信息,将一些关键信息记录在清单中,比如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其他的一些关键信息,比如推荐人,书的主题等。有了购书清单,接下来的动作就很简单了——带着购书清单到书店,找到清单上的书,翻看,决定要不要买。
作者之所以将购书也纳入到读书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出于以下理由:
1、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意识。遵循这样的步骤所买的书,就会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从而目的明确。
书中的比喻非常生动:
所谓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点”。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聚焦于面前的花朵和聚焦于远处的建筑,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读书也一样,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2、这种习惯能帮你找到真正想读的书,避因为冲动而买入一些读不下去的书。
笔者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些体会,面对书店中琳琅满目的书籍,如果不提前做好选书的功课,很容易被五彩缤纷的封面和宣传语给迷惑,即使你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身处其中,估计都要买两本回去。本书倡导在平时的人文活动中就要关注书的信息,随时记录下有关信息,再经过严格筛选,形成购书清单。这种做法必定加大了买到好书的几率,而且大大减少了漫无目的所浪费的时间。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列购书清单的诀窍,在此不过多描述,因为笔者不想过于复杂。步骤、方式过于复杂、繁琐,反而会加大操作难度,导致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但有一点,笔者认为可以值得尝试,就是文中提到的笔记本的选材。虽然说本书建议的方法体系中所使用的就是普普通通的笔记本,但我倒觉得不妨买些精致、价格昂贵的笔记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刻意营造一种仪式感,或者通过加大个人投入的资金额,无形中加重自己在内心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可能更容易坚持下去。
得到有门课《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就提倡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通过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让自己心疼,从而提升坚持学下去的概率。这就涉及到一个沉没成本的心理学概念,利用人内心对于沉没成本的留恋,来促进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