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是他唯一一首应考时写的诗,被收入了《唐诗三百首》。白居易的墓就在洛阳的北邙山上,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白居易墓的山脚下。我们现在就爬到这个小山上去看看白居易的墓地到底是什么样的。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一生写了六七千首诗,留下了近三千首。他的诗流传广远,影响巨大。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去世以后也埋葬在洛阳。据说是因为洛阳的山水特别适合宜居养老,所以他晚年才定居在洛阳,并且在这里去世。

洛阳的北邙山是著名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是达官显贵的埋葬之地。因为这里处于洛阳盆地的东面,洛水之北,所以叫做北邙。北邙山是秦岭山脉的余脉,西起孟津,东至偃师,长约三十里,宽约两公里,主峰海拔只有两百米。但就是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却埋葬着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包括武则天、李治、宋仁宗、宋英宗、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等。因为这些皇帝的陵墓都是坐北朝南,所以洛阳北边的山被称为北邙山。自古以来就有“金腰带”之称,是洛阳城的天然屏障。北魏时期,北邙山被称为“万佛之国”,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死之后埋葬在北邙山可以升天成佛。后来随着佛教的衰落,人们逐渐放弃了这种信仰,但是因为北邙山的风水好,所以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埋葬在这里。如今的北邙山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北邙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