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这件“十分重要的事”
——我来谈谈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困境和突破
(2015年10月10日)
1982年4月7日,邓小平会见缅甸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精神文明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特别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和艰苦奋斗。这也不是抓一年两年的事,要一直抓到底。”
结合两年乡镇工作阅历与经验,目前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反映出的问题极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远超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甚至出于倒退状态。这主要表现在邻里之间为了家庭或个人利益不顾任何亲情或乡情;为了获得政府补助不要亲情、不要道德、不要颜面,伸手要、伸手夺、伸手抢,不以贫穷为耻,反以为荣;面对社会不法行为和黑恶势力,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得罪人”而挺身而出,听之任之,正义正气缺乏,歪风邪气盛行;身边的人遇到困难,袖手旁观,高高挂起,甚至趁火打劫......,等等,诸如此类,有的已经触犯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呼之而出。“有事找党和政府”,而“政府不是万能的”,当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精神文明工作“倒退”发展局面时,党和政府职责缺位不啻为最佳借口,甚至还归咎于“白猫黑猫”理论。不管怎样,重担压在一代代人身上。
我分管本镇的宣传和精神文明工作近两年,认为乡镇精神文明工作的困境主要有:一是上级的指挥棒只注重物质产出,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培训教育,或者说精神文明工作只抓了计划生育、信访、交通安全等看得见的文明,而“思想”和“灵魂”的引导却无人真正“拷问”“考核”;二是没有一种方式能对思想工作开展惩恶扬善,有没有道德不值钱,从“八荣八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道德讲堂到道德红黑榜,标准不好定,好了坏了还是不好施行;三是物质文明本身还待提升,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认为发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这些困境让精神文明建设止于口号和墙画。我在农村开会经常强调“好人有好报”“精神文明发展不好,宁可放慢经济建设”,我更爱举例,新闻多次报道了在道路上货车翻车时,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帮忙与“哄抢”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面对困境,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一是党政考核中应该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重要内容,要动真格,要动“真金白银”,要鼓励和引导领导干部大抓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热度,真正走向基层、走向群众,开展评比与宣传;三是借助乡村文化舞台建设,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建设融入到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四是进一步健全诚信红黑榜和道德红黑榜发布机制,将它与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五是对百姓进行宣传教育,甚至开展培训,借助道德讲堂、群众大会反复宣讲,要有手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