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糖果实验”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在一所幼儿园里做了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实验人员找来数十名4岁的儿童,让这些儿童每个人都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孩子们爱吃的糖果。
实验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马上吃掉糖果,也可以等实验人员回来时再吃,到那时他们就可以再获得一颗糖果作为奖励。另外,实验人员还嘱咐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实验人员听到铃声后就会立马回来。
这个实验对孩子们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有些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人的糖果,用手将自己的眼睛蒙上,或者面对墙壁,还有一些孩子通过拽自己的衣角、玩弄头发等来转移注意力。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没有坚持三分钟就放弃了,有些孩子甚至没有按响桌子上铃,就迫不及待地将糖果放进了嘴巴。最终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等到实验人员回来,他们多得到了一颗糖果,时间为15分钟。
经过12 年的追踪,此时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已经16岁了,心理学家们发现,凡是等到实验人员回来的孩子都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对自己很有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强,勇于挑战,而那些选择吃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得多疑、做事时常常犹豫不决,抗挫能力差,自尊心也很容易受到伤害等。
心理学家将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称为糖果效应,又称为延迟满足效应。
延迟满足的概念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如果在育儿中学会运用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孩子克服当前困难情境,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常见的及时满足
昨晚咨询时候,妈妈提起和先生教育理念的不一致,最大的一个部分就在延迟满足方面。
孩子去超市看见喜欢的玩具想要,妈妈告知不在计划之内,于是孩子有点不爽走开了,后来和爸爸碰头了,想起这事儿,爸爸一口答应给孩子买,满足了孩子。
妈妈和孩子约定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孩子没有完成闹情绪哭,不想再做,妈妈鼓励孩子哭完继续做,爸爸提出明天再做,满足了孩子。
相信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算少,孩子想要的玩具,想要冷饮,想要去哪里玩,很多父母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就会很容易答应孩子的要求,立马去办!
一方面弥补了自己忙碌不陪孩子的内疚感,一方面因为平时陪伴较少,质量一般,从这些方面满足孩子相对简单,孩子比较容易开心,比较好搞定。
被错误解读的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重点不是“延迟”,而是“满足”。有些家长解读错误,执行错误,就不会达到好的效果。“延迟满足”能否有效的秘诀,不在于“延迟”而在于“满足”。
0-3岁的无条件满足是“前提”
这个不难理解,孩子3岁之前,父母要尽可能地去满足孩子对父母的需求,比如饿了喂、哭了抱,微笑时候有眼神交流,咿咿呀呀时父母和孩子说话等。这份“无条件的满足”是幼儿时期孩子的身心依靠,孩子相信父母在一定的“延迟”之后,会给予他需要的食物、拥抱和爱,不会担心努力之后得不到满足,所以他才会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如果从小最基本的需求未被满足过,孩子怎么可能愿意面对困境,跨出艰难的一步?
延迟满足的训练在孩子的安全环境更好
与我们带孩子出门,孩子遇见困难,父母在身边陪伴鼓励不同,“延迟满足”的训练在家效果更好,毕竟这里是孩子熟悉、安全的环境。孩子不用担心安全感问题,孩子被延迟满足的配合度会更高。
3岁+实施延迟满足才OK
一般孩子3岁之后,尤其是学会控制大小便后,孩子逐渐有了自控能力,这时实施延迟满足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