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心灵创伤
很多很多次,在心理咨询首次评估的情况采集单上,会出现有“父母离婚”的字眼。而据不完全统计,父母离异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首要因素。
许多父母离异了的孩子,正在承受着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方面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儿时的经历、破碎的家庭、或缺父或少母的成长环境,孩子内心的自我价值感明显下降,内心自我建构时缺乏足够的爱与支持,个体感觉找不到归属感。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就是:“我长了一颗玻璃心。”“我的心一碰就碎了。”“没有人在乎我,我就是一个麻烦。” 进而在学习生活、行为表现、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阻,甚至发展为障碍。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处在婚姻解体边缘或婚姻关系破裂的父母们,自身也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很有可能会无意识地做了一些事情,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使得孩子的个性逐渐发展为低价值感和低自尊……
创伤一及止损支招:夫妻推让孩子的抚养权。
“你带着会好些。”“我有很多很多的困难,我不适合带。”……,会让孩子直接觉得自己就是个麻烦。处在推让中的孩子要么变得非常敏感,要么情绪非常低落。这个时候,夫妻双方要理性地探讨和安排孩子的抚养问题,较大年龄的孩子还要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夫妻商量好了后,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我们的分开不会影响对你的爱,我们商量了,你和(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对你的成长会更好些。” 总的原则是:适宜养育孩子一方是状态更稳定,心理更成熟的一方。
创伤二及止损支招:争论婚姻中的对错与是非。
“都是因为你,我们才会离婚。”“是你做了对不起我和家庭的事情,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性格不好,我们离婚你要负全部的责任。”……争论婚姻中的对与错、是与非,会让夫妻之间出现非常多的攻击性行为和强烈的负性情绪情感,夫妻原本以为这只是夫妻两人间的事情,殊不知,孩子会通过一种叫“内摄”的心理机制,将这些不好与错误都归结于是自己不好。在内心深处深信是“自己不好”的孩子,长大之后,无论ta拥有多么美好的外表,多么优越的经济条件,都无法让ta的内心觉得自己是好的,是值得拥有美好情感和关系的。
创伤三及止损支招:为抚养费的问题争执计较。
“孩子生活费你才出这么一点,你应该要再承担ta的学费。”或直接对孩子说:“这次生病/培训/或其他花了这么多钱,你去向你爸/妈要去!”……看着斤斤计较的父母,孩子的内心感觉真是糟糕透顶了。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己不能赚钱,没有人爱自己,自己就是一个累赘,是多余的,内心的价值感变得很低,幸福感也越来越远离。抚养费是父母理应处理好的问题,不管有什么的经济问题,在孩子成年前,父母都要在友善商量的情况下适当处置,而不要让孩子夹在两人之间,因为钱的事情两边受气,对于孩子正当的学习生活需求,父母要主动关心询问,并予以支持。
创伤四及止损支招:将孩子视为私人财产而忽略情感需求。
夫妻离异后,带孩子的一方会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不允许另一方前来看望孩子,并常常对孩子灌输“你爸/妈不要你了,ta一点都不管你。”“你爸/妈从来就没有爱过你,你不要理ta。”更有甚者,采取搬家、更换通讯方式等方法,阻断孩子和另一方父母的连接;有些父母再婚后,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为孩子更改姓名,要求孩子称呼继父母为“爸爸妈妈”。这些做法都是严重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我是谁?我的父/母爱我吗?”这样的孩子存在感极低,内心会非常地自卑。父母这样的做法都是极度自私和不妥的,孩子与亲生父母的情感连接是一个人一辈子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人为地阻断都将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夫妻离异不能割断亲子间的情感,抚养方要允许和鼓励另一方父母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对ta的爱是没有改变的,以维护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创伤五及止损支招:再婚后子女与原子女的位置与份量。
“你是判给了你爸/妈的,我又有新家了,以后少上我家里来,我们还是在外面见面吧。”“这是你的弟/妹,你要好好带ta。要不继父/母会不高兴的。”“这个月的钱都给你的弟/妹买了牛奶了,你的这部分先缓缓吧。”……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和被嫌弃感,爸爸妈妈不管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始终都要记得告诉孩子,父母是彼此相爱后结婚生子的,父母都是爱ta的,在父母的心里,ta始终处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父母也可以每月固定一个时间,与子女单独相处,度过属于ta的特殊时光,留下美好而温馨的回忆。而这一份回忆将是父母送给子女最为珍贵的礼物。
婚姻是我们许下最严肃与沉重的承诺,离婚是件需要再三思量和考虑的事情, 如果父母因为自身情感或性格问题不得不离异,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在这个破裂的关系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员——孩子,父母始终都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要让孩子很确定父母依然是爱自己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不是一个麻烦。尽量将家庭破裂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心理分析与咨询室 曾瑞伟
门诊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心理健康管理qq群:18065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