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邓巴数(Dunbar's Number),即人类大脑能够稳定维持的社交关系数量上限大约是 150 人(Dunbar, 1992 [1])。这个数字基于灵长类动物新皮层体积与社交群体规模之间的相关性推算而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设计、企业组织、军事编制和社区管理等领域。
📌 邓巴数的科学推导过程
邓巴通过收集多种灵长类动物的数据,建立了新皮层体积占大脑比例与社交群体规模之间的幂函数关系模型(Dunbar, 1992 [1])。再将人类的新皮层占比(约 80%)代入该模型,推算出人类社交圈的认知上限大约在 147.8,四舍五入后取 150,便有了“邓巴数”。
他还通过考察原始部落、历史村落、军队编制和宗教社区,发现它们的典型规模多在 100~200 人之间,进一步佐证了这个预测值的合理性(Dunbar, 1992 [1])。
📌 研究不确定性与方法局限
尽管邓巴数作为认知社交容量上限的理论工具广受关注,但其研究过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① 样本量与灵长类物种代表性有限
邓巴的模型基于几十种灵长类动物数据,虽然涵盖黑猩猩、狒狒、卷尾猴等,但样本规模较小,且不同物种社会结构差异巨大,存在个体与群体行为多样性。将这些数据线性外推至人类,容易忽略物种差异性和社会复杂性(Dunbar, 1992 [1])。
② 模型变量单一,生态与社会因素缺失
邓巴假设社交圈规模仅由新皮层体积决定,而没有纳入食物资源密度、捕食风险、生态环境、社会制度、婚配模式等复杂社会生态变量。这使得模型简化过度,忽略了现实中社交群体形成的多因素影响(Dunbar, 1992 [1])。
③ 对“稳定社交关系”的定义标准模糊
不同文化与社会结构对“稳定关系”的定义不同。例如原始部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而现代都市社区则更依赖邻里、职业与虚拟社交圈(Sutcliffe et al., 2012 [2])。
④ 现代数字社交环境的挑战
在社交媒体、即时通讯普及后,现代人常拥有数百乃至上千个社交账号好友,但研究表明,真正保持持续互动和心理联系的圈层仍在 100~200 人之间(Sutcliffe et al., 2012 [2])。虽然关系数量膨胀,但关系质量和认知处理能力并未突破生物学限制。
📌 学术界对邓巴数的再评估
近年来,多项研究对邓巴数模型进行了复核和修正:
2021 年《Biology Letters》发表论文指出,邓巴数在统计学上缺乏稳健性,实际人类社交圈规模受文化、环境、社会制度影响远超单一生物变量(Lindenfors et al., 2021 [3])。
部分人类群体稳定社交圈超过 200,现代都市个体常低于 100,说明社交圈并非固定值,而是一个动态分布区间(Lindenfors et al., 2021 [3])。
📌 结语:邓巴数的价值与限度
邓巴数作为一种基于进化心理学的人类社交认知容量模型,为理解社交圈规模提供了有趣而启发性的框架。它提醒我们:
人类的认知与情感资源是有限的,社交圈的规模和关系质量受生物学机制制约。
但同时,它也面临数据样本、模型简化、文化差异和现代信息环境等多重不确定性和局限。未来关于社交圈层结构的研究,或许需要将生物学、人类学、社会网络学和信息传播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给出更符合当代人类社交生态的解释体系。
📑 参考文献
[1] Dunbar, R. I. M. (1992). Neocortex size as a constraint on group size in primate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2(6), 469–493. https://doi.org/10.1016/0047-2484(92)90081-J
[2] Sutcliffe, A., Dunbar, R., Binder, J., & Arrow, H. (2012). Relationships and the social brain: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3(2), 149–168. https://doi.org/10.1111/j.2044-8295.2011.02061.x
[3] Lindenfors, P., Wartel, A., & Lind, J. (2021). Re-evaluating the Dunbar number. Biology Letters, 17(5), 20210158. https://doi.org/10.1098/rsbl.202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