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与朋友约好,要去文殊院上香。没曾想自己早到,看来地铁还是很靠谱的,于是便独自进院。
院内烟雾缭绕,恐怕这是唯一一处公众不惧怕环境污染的地方。我也索性任烟于衣上滑落,自己穿梭其间。因此前来过,所以便直奔那后园。
后园还如先前一般,虽有游人漫步,孩童追逐,但与院外相较,便是难得的宁静。放生池内,乌龟慵懒的摊在岸边,青蛙(准确的说,应该是牛蛙)则只露出半截身子,警惕的潜在水里。于桥上亭内,选定一处极佳的观景地,看着池内平静的水面,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疑问,名曰“放生池”,周边却有一圈整齐的篱笆,将这些生灵无辜的“困”在池中,区别开了自由与禁锢。放生,难道不是让它们回归自然,让它们免于人类的打扰,悠哉的享受着上天的恩赐??可能是我浅薄了吧,我非池内生灵,怎知它们内心的想法。
园内有很多偈语,信徒们,多为老人,拿出备好的纸笔,虔诚地誊抄,沉浸其中。我自认为是个没慧根的人,所以未曾仔细品过;“凡有所求,即是污染”,妙哉!为什么说它妙,我不清楚,但就是觉得好。
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上一口,想象着吸入的气在血脉中游走,然后吐出,反复数次,竟觉得周身舒畅,恩,空气确实不错,比市区的好。
忽而,诵经声闯进了园内,如叩玉之声划破了难得的宁静。寻声走去,原是一场法会。站在由红绳隔开的门外,聆听着佛音,看着僧侣叩首,大堂之上,菩萨满目慈祥,受着无上的供奉。于是,我学着身边的人,虔诚的跪在蒲团上,祈求菩萨的保佑,忽的想起那段偈语——“凡有所求,即是污染”,便站了起来。回想起来,悔之晚矣,自己并非修佛之人,何必理会,误了这积德的契机。
人于庙内,求的就是自己的欲望,可佛家讲究的是感应,有感则应,菩萨有没有感,我不清楚。生活在当下,我们在欲望中不断挣扎,带着满是“污染”的躯壳来到寺院,妄图佛满足自己一切的妄想,这便是尘世。我也是尘世中一俗人,望佛陀怜悯世人,赐下一道墙,隔开尘世,别污了灵魂深处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