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品 p1-38
1. 物的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也能由物与人发生直接关系而实现。物的(交换)价值,则是因为交换而实现。物的交换关系是由物的使用价值的抽象为显著特征。不是交换规定商品的价值量,而是商品的价值量规定它的交换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物。
2. 此章表现出的平等主义、人本主义体现在a) 人的一般劳动,不分贵贱,是作为普遍的衡量物的价值的基础。b)物的价值不是物内在的性质,所以“地租从土地而生、不是社会而生”是错误的,是剥削人的。
3. 人类劳动凝结成使用价值量,即(商品)价值。
4. 最完全的商品的等价形态,就是货币形态。
联系:学生工作里算工资/绩效,是靠学生自己报工时,再乘以时薪的。但这带来的问题是,效率高的人反而只能拿到低工资。
第二章 交换过程 p39-45
1. 交换以前,物品还不是商品,交换才让它们成为商品。交换最初为偶然,是双方的意愿促成了交换。而当交换反复重复,成为规则的社会过程时,就有一定的劳动生产物是为交换的目的而生产了。也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了!物互相交换的比例,是由它们的生产自身决定了。(回到第一章的一般人类劳动力)
2. 此章表现出的平等主义表现在:交换、让渡的前提是人们互相默认他们是让渡的物品的私有者,互相承认他们是独立的人。商品的交换是在共产体的尽头处。
3. 商品交换的发展,最终固定在特殊商品上,凝结为货币形态。货币形态不是该物的不可分离的部分,只是隐藏在该物后面的人类关系的现象形态。货币的价值是表现在他种商品上。它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由包含等量劳动时间的他种商品量表现的。
联系:诸如货币的概念,在注释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比如想象出一个值赋予它,又比如在本身的使用价值上增加一个作为货币的价值。这种思路就像我们分剥离析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什么造成了现在的我们,我们的习惯为何是这样,仿佛我们已经适应了一切。但是在解释的时候,需要倒推思索,追本溯源。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p46-84
1. 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称的量,使其在质的方面相等,在量的方面可以互相比较,这样,就成了价值的一般尺度。一切商品,因为有对象化的人类劳动,所以有公约的可能。p47-49
2. 我们使用的货币,是想象的货币,是观念的。货币的两种不同机能是当作价值尺度和当作价格标准。因为是人类劳动社会的体化,所以是价值尺度。因为是确定的金属重量,所以是价格标准。金的价值的变动,不会影响仅的价格标准(重量不变),也不会改变金的价值尺度(因为一切的商品都由较高或较低的金价格来表示了)。
3. 因为存在WGW的过程,所以社会有了分工。人互相的独立,是由物互相依存的体系来补足的。p56
4. 流通货币量平均流通速度=待实现的价格总额=商品量商品价格 p65
5. 先购买而后支付的情况,使货币成为支付手段,而非仅仅是商品流通的手段。支付手段终究会加入流通,但加入时,商品早已退出了,即不是同时发生的WGW过程。
6. 金不因磨损而影响流通,是因为作为铸币或流通手段的机能独立化了。p71
联系:吸引的货币量已经暗示在商品的价格中。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商品主观者计算上的错误可以立即在市场上得到客观的修正。p55
昨日经济学课堂,老师所说价格可以反映市场需求,从而帮助政府判断实际需求。如果政府要精确地、直接地计算需求,则工作量庞大且不准确,而价格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期望。
比如疫情期间的口罩价格飙升,即是反映着短缺和需求。而后期价格自主回落,也是反映短缺情况有所好转。
回到此点,即商品价格总额=商品量*商品价格,能吸引多少货币,反映在价格上。
第四章 货币的资本化 p85-108
1. GWG过程中的货币已经成为资本。p86 在G'上加一个追加量,即为剩余价值。其实WGW的流通形态中的两个W也可以是两个不等的价值量,但是这种价值差别是狗染得。正常情况下,二者为等价。
简单商品流通WGW的最后目的是使用价值的取得、欲望的满足。而GWG是以自身为目的,是自身的运动。但是若不采取商品形态,货币也无法成为资本。100磅化为110磅,二者归一,二者的区别就会消灭。p88-92
2. 要为贵卖而买的过程GWG'是商人资本。产业资本也是货币,化为商品,通过卖商品获取更多货币。生息资本缩减为GG',即货币等于更多的货币,价值是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在高利贷上,货币本身成为营利的源泉。p92
3. 商品交换,如价值50的小麦换50的葡萄酒,商品的价值是在加入流通以前就已经表现在价格上。从而是流通的前提,而不是流通的结果。这种形态不包含价值量上的变化。商品售卖时的价格,可能和价值差离,但原因是商品交换法则被侵犯的表现,平等被破坏。p96
4. 一个错误的观点是双方都是以较小的价值交换较大的价值。如A是狡猾的商品所有者,卖价值40的葡萄酒给B,得回价值50的谷物。总价值在交换后仍为90。流通的价值,不曾增加,只不过A与B之间的分配变化了。p98
5. 剩余价值的形成,并非价格名义上的提高(变化),因为来自特权的价格提高并非价值变化。商品价值的提高,是由新的劳动把新的价值附加到已有的价值上去。
创造价值的商品是劳动力Kraft或劳动能力Vermögen。劳动力价值体现在一个人的生产,而劳动力的生产是人自身的再生产或维持。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这种人所需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被生产出来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价值,即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没有生活资料,人则会死,故而劳动力不出卖,即等于零。
劳动力的价值在加入流通前就确定了,它的使用价值却是由以后的力的运用,才成立的。购买者的货币,常作为支付手段,是劳动力依照契约运用到一定期间(如星期天)才给付。所以有垫支的过程。而资本家破产,工人就会有损失。
本章人文主义体现在:人们要出卖劳动力,必须成为劳动力的自由所有者,成为人格的自由所有者。获得平等的人格。并且,劳动力只有出卖一定时间时,才能继续这种关系。因为一次卖尽,即等于出卖自己,等于从自由人变为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p101-106
6.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p107
联系:“劳动力的价值在加入流通前就确定了,它的使用价值却是由以后的力的运用,才成立的。” 更大的价值体现在更多的劳动力,所以当我们要在市场上“售卖”自己时,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也即在走到市场上去之前,通过各种生产资料提升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盈利。
第五章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p109-125
1. 劳动要表现在商品中,是以劳动表现在使用价值中的方式、表现在可以满足某种欲望的物体中,来体现的。
2. 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a人类的目的活动(劳动)b劳动对象(Arbeitsgegenstand)和c劳动手段(Arbeitsmittel)。广义上,进行劳动过程所必要的一切对象手段(gegenständlichen Bedingungen),也包括在劳动手段之内。劳动过程是由人的活动,用劳动手段,在劳动对象上,引起预先企图的变化。
3. 劳动者不是为自身利益,而是为资本家利益工作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所购买的、属于资本家的物互相间(发生关系)的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物(生产物)属于资本家,道理即和资本家酒窖里酒的发酵过程产生的物同样属于资本家一致。
4. 价值增殖是因为劳动力在1日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仅费1/2日劳动力就可以生产,或任意一更小值。所以劳动力在1日之产出与投入形成了差额。故而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要小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资本家可以利用此点,令劳动力的卖者创造更多价值。价值增殖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的。
联系:劳动者的产出不是属于劳动者的生产物。这就类似当下职工与公司的所属物(场地、设备等)均为资本家所拥有,产出属于公司收益。而员工的工资则是员工已经付出劳动力之后,以货币的支付方式形式给付。
越来越感受到资本论的有趣之处,马克思从一个最基础论点(人类一般劳动力),慢慢搭建出思维的高楼大厦。价值增殖的所有概念基础都是前几章提到的,就像小树逐渐长出许多延伸的枝桠。
第一周感悟与下周计划
a. 度过了最忙的第一周,之后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b. 第一周写知识点特别注意了不要“抄书”,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并把多处有关联的整合到一起。第二周要保持,并且加大自己语言的占比。
c. 抓住定义学习,跟上作者思路,不要钻牛角尖。
d.要敢于质疑中文翻译,遇见奇怪的表达,积极查证德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