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生态社会学及其构建书摘4
这篇主要是第4章内容,讲了社会人口的生态关照,从生态位原理来思考人口问题,那么区域给人类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指的是可以被人们利用到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不仅有物质能量因素,还有文化信息因素,不仅有空间概念,还有时间观念。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现状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
针对老龄化问题,要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要提倡优生优育,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人口负重情况下的发展策略,首先我们要对当前形势有个清晰的意识。
这章讲清楚了三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区别。第1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大生产,第2次工业革命是全球化大生产,在物流体系、贸易体系、金融体系、通信体系和销售体系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第3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是全民化大生产,也就是所有地球人都可以参与的共同创造、共同增值的模式。全民参与的这种模式导致了全球生产体系的构建,不再局限于大公司、跨国公司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可能进一步拓展到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全球经济合作,为人人可以参与的生产制造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下,决定企业和产品成功的因素不在于自身的能力有多强,而在于是否能吸纳更多的外部制造和模块。这和自然界的共生现象非常类似,一种生物能加入更多的食物链,它的生存空间越大,在自然界的适应性越强。
第三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协作和组合,这是全面开放和相对封闭的一种对决,导致了新模式对传统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重视创新,创新步伐决定中国经济影响第三是生活,要深化改革开放,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
以前我对世界上经济发展模式和内在规律不清楚,这章内容讲得很清楚。这种形势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前,我总觉得平台重要,也就是只有在大公司、大国、大单位这些大平台才有可能发挥个人才能。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形势之下,不是平台越大越厉害,只要应当顺应当前工业模式的潮流,根据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尽量让自己能够吸纳更多的外部制造和模块,与其他人展开协作共赢,也有可能就此崛起。
6月28日 生态社会学及其构建书摘5
这部分内容详细地解释了社会空间生态位这一概念。
生态位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位单元所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元素和生态关系的总体集合,这是人类功利意义上的层面,也是生态位的态;二是生态位单元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并有其内在机制,各个单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自然生态系统意义层面的,是生态位变化的动力,也是生态位的势。
整体上,社会空间实际上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自然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口环境复合生态系统。
从这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到社会空间生态位是多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角度比较全面、综合,感觉世间充满了动态、色彩和意义,它展现的复杂度和丰富度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很棒的原因所在。
从中,我们可以看清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以及运转模式。生态位和社会分工有其内在联系,因为有了社会分工,每个人才在社会上拥有了不同的生态位,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作贡献,获取生存必需品,维持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
自从了解了生态社会学,我看世界的眼光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到了我的性格。回头看看,我以前是个特别感情用事的人,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眼光非常狭隘,却固执地用自己的主观臆断思考问题,武断地处理很多问题,导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那时候只能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痛苦挣扎。
现在睁眼看世界,心中对这个复杂、鲜活、有意思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震撼,突然觉得生命的宽度和广度都被放大了不少,整体上被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活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中挺幸福。相比之下,自己以前的眼光过于狭隘,那些小情小爱真就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