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可是,我今天想说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
今天,我做好了一个关于 某一个议题的方案文书,然后发给一位前辈审阅,
这位前辈的逻辑思维结构能力超级强,每次无论是开会还是做汇报,她都能快速的总结并概况核心观点,让受众快速聚焦在核心关键问题之上。
之前出差的时候,我还特意向前辈请教,这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怎么练出来的?
她则非常谦虚的说道:“我逻辑思维能力其实也并不是太好,之前也有针对性的看过一些逻辑思维的书,听过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课程,然后结合工作中内容,经常写一些东西,写着写着,慢慢的就稍微好了一些。”
这次我把方案发给她审阅之后,她则回复到:“之前你不是问了思维方式的问题吗?,你现在写的已经不错了,如果能再加个Title的话,感觉会不会又不一样一些,我稍后给你变一下,你再看看”。
我则连忙回复到:好的,好的。
稍等了一会,她把她更改后的内容发给我,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进行观看,
看过之后,第一感觉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原本的内容基本上改动很少,但是加入了一些层级结构,看着结构化思维一下子提升了很多,方案的逻辑性也提升了很多。
真的是,如果没有方案前后的对比,真的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原来方案内容还可以以这种思维结构进行呈现,而且呈现效果更好!
对照自己的文案内容结构,看看两种思维结构各自的优劣点,反思下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种方式?
对比过之后,继续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额思维方式来呈现这种内容?
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并引发自己反思与思考,
虽然思考的过程有些烧脑,但这是自我进步的必经阶段!
并不是所有的对比,都会带来伤害,
关键是是我们如何看待“伤害”,如果能把“伤害”转换为思考的动力,那么必然也会推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如果盲从于自我满足的幻想之中,不和外面的“高手”切磋交流,恐怕也不能带来快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