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狼,平地里突然炸起一声惊雷,心中猛地一悸。
想起无数的狼,东郭先生救下的那匹忘恩负义的狼,一口吞掉小红帽和她奶奶的那匹凶残狡猾的狼,狼来了故事里那匹耸人听闻的狼,“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的狼……这么多匹狼在心中汇为狼的邪恶群像,令人望而生畏。
可在姜戎的笔下,遥远的额仑大草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群狼,它们直接受命于长生天腾格尔,是天之骄子,智慧、温情、灵性而高傲。在那里,无数的人学狼、护狼、敬狼、拜狼,将狼视作民族千年延续的精神图腾,惹人不由想前去窥探狼隐在神秘的面纱下的真实面孔。
整篇作品极富作者个人特色,那是姜戎历经多年真实草原知青生活,又藏于胸中磨砺酝酿许久的产物。温情、粗犷、开阔而浓墨重彩,充满生活的颗粒感和理想的超脱感。
文中每一个形象,无论是寥寥几笔,还是长篇细描,都不止停留于纸面,平板且单调,而是个个都无比的鲜活且丰满,如在生活中与你朝夕相处过一般,能摸清所有秉性。姜戎自始至终都站在非人类中心论的立场上,描摹众生平等的景象,人类或动物都具有独立人格,个性凌厉而张扬。
形象的逼真、深入往往以文字为基石,好的文字如神来一笔,笔笔果敢凌厉、恰到好处。姜戎的文字就具有这般魔力,将人生生从安稳的现世抽离,被死死按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与狼面对面地对峙周旋。
关于草原的书很多,温暖的蒙古包、浓稠的奶、热闹非凡的篝火,这种民族特色当然也极好,不过因为繁多而失去了聚焦力,无法吸引更多眼球。《狼图腾》便理所当然的凭借截然不同、耳目一新的内容鹤立鸡群,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全书反反复复言说着古朴的生态智慧,姜戎将这智慧艺术性地都收纳于毕利格老人心中,借由其口缓缓道出。老人相信草原狼是腾格里派来的守护神,这种信仰没有经过理性思考,乃祖辈相传,刻入了民族骨髓里,却早早洞悉了生态运转的基本规则。关于“大命”和“小命”的区区一席话道出了朴素的生态真理,生物链底层的草看似渺小卑微,却是万万不可少的生态基础,重要而根本。
初见书名,对奉狼为图腾一行大惑不解,作者也在书的开篇提出疑问“狼是历史上对人威胁最大、最多、最频繁的猛兽。到了草原, 狼简直就是人马牛羊的最大天敌。但为什么草原民族还是要把狼作为民族的图腾呢?”读毕,方才恍然大悟。
当地的人们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早早领悟到了狼的重要作用,将它蒙上腾格里的虚无面纱,在信仰的大旗下静静揭示着朴素的生态道理,“以原始宗教的形式, 将朴素的生态平衡规律作为神的意旨, 让蒙古人世代遵循。……以宗教的神圣形式肯定了狼对草原生命与生态平衡的决定作用。”
学狼、护狼、敬狼又杀狼,就这样千百年的相爱相杀下去,以大草原的视角。
我的解读不过整部作品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内涵需要在不断地品读、回味中去打磨、发现,对关于狼、人、生态等诸多关系展开进一步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