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哔哩哔哩毕业系列《毕业坦白局》第三集以后,想借着码字的机会思考戴建业老师留下来的两道思考题:
1.在毕业以后会选择收入较高的还是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呢?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但针对我自己的话,我想还是会在毕业之后选择收入较高的工作。当然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失为另一种“明智”之举,年轻时工作、能力方面的提升是以后人生资本的积累。但是,作为一个在象牙塔里读书十余年的我来说,其实相比大部分同龄人,我的优势多的是一个研究生学历(双非)。当然,这个学历只与我我个人的本科同学相较而言,是能帮助我拓宽我的工作渠道、增加工作机会、提升职位水平。但是我的沉没成本是什么呢?我的年龄、我的收入。研究生三年(26岁),收入刚好敷出(没有积蓄)的我刚出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如果没有父母、没有工作的我,恐怕生存都是个难题。那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急迫的想要去找一个能够让我心里“有底”的工作,最直观的就是——高收入的工作来满足我最基本的的生理和精神需求,也就是短暂的自我价值满足的阶段。再有了一定物质积累之后,我可能再去寻找更高层次的需求——提升生存能力,也就是积累经验和人脉成为自己的资本。以上。
2.在择偶的时候,是会“货比三家”呢还是看准了就认定了呢?
这个问题,针对我个人的情况,要比上一个问题更难回答。个人理解,“货比三家”没有什么错,择偶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在选择别人,别人也在选择你。那么,互相选择到合适的对象莫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针对于我个人的情况,我属于后者,我和男友这么久的感情积累,再结合我的性格以及男友个人品质判断,再去做“货比三家”似乎是不太可能(现阶段)。倒不是说一定会或者一定不会,只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确定的。我只能用我现阶段的心智去做出选择和回答。当然,如果我之后可能要去做“货比三家”这件事的话,应该是一个比较难受的过程。但是,以后的事就交给时间吧。现在我的选择,是看准了暂时就认定了。以上。
毕业季确实是一个转折点,哔哩哔哩出的这个系列节目——学生出题老师作答方式,能让我们比较快速直接的从老者和智者的人生经验中找到一些人生的启示和指引。之后我还会再返回来看几遍的,希望会有新的感触,也推荐给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