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小时候,我听到这个故事时,它给我们的道理是:人活着要有梦想!
说,这兄弟俩,从小就羡慕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于是他们就有个梦想:也要飞在蔚蓝的天空里,俯视大地。后来,他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成功发明了飞机,终于实现了梦想。
除了一次写作文时用到它外,莱特兄弟的故事再与我没有啥关系了。
直到最近,我看三本书中,竟然都提到了他们,这个发明飞机的故事。
(1)
《数学之美》书中在讲人工智能的历史时,说:以前人们有个误区,要让机器能完成翻译或语音识别,首先机器得能理解我们说的话,就是说机器得有人的智能才行。现在用的是统计学。以前的思路,就是“鸟飞派”。
此时!我们的故事来了:“鸟飞派”,也就是看鸟是怎么飞的,然后模仿鸟造出飞机。而莱特兄弟放弃这种仿生学,靠的是空气动力学。
咦!莱特兄弟竟然在这里出现!
同时,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啊。人们的思路,很容易进行简单类比。要跑的快,多长两条腿就行了。错了,使用轮子!人工智能,靠得是统计学,你别告诉我,猫什么脸是圆的,有几条胡子,直接给我一万张猫的照片,然后就告诉我这就是猫,就ok了!
当时,只是觉得,莱特兄弟这个故事可以作为此次的支持例子,感到有点意外。要是让我想,肯定想不到去用它。更意外的是3天后!
(2)
《好好学习》中的一条临界知识是“黄金思维圈”。即,很多人会关心what层面的事情,而how和why的层面关心的倒不多。
那天,我闲着没事又翻开了这本书,书中说“黄金思维圈”的出处是一个TED:“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为”。我就去找了一下视频看看,没想到莱特兄弟又出现了。演讲者,他讲莱特兄的故事是为了支撑观点: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信念,也就是why的层面,而不是他们如何做或者做什么的层面。
演讲中,也把他俩与另一个尝试发明飞机的失败者做了对比。对莱特兄弟来说,要影响力,没影响力,要团队,没团队,要资金,没资金。而那个同时代的失败者,什么都有,但追求的荣誉和金钱,在听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第二天就离职,离开他率领的团队了。演讲者说,此人想发明飞机的动机只是想赢得“第一发明者”的美誉,并没有人类征服天空的梦想和信念。如果有的话,可以去尝试改良飞机啊。
看完视频后,发现莱特兄弟的这个故事,原来不是我小时候想的那么简单。故事确实不等于事实,当然,也包括这个TED。
在我用“鸟飞派”跟朋友侃人工智能的没几天后,没错,我又看到了他们的故事。真是感慨:普遍联系是世界的一个基本规律。
(3)
下面一段出自古典的新书《跃迁》
人类一直在尝试发明飞机,他们观察了鸟的飞行,于是认为飞机的机翼应该像鸟的翅膀一样拍动。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做不出来。但是莱特兄弟换了一种范式----他们思考,飞机的机翼有没有可能不像鸟的翅膀,而是想船帆呢?
这个想法一旦清晰,飞机的原理就呼之欲出了,接下来只是如何沿着正确思路改良的过程了。莱特兄弟在1903年领先比他们学历、财力都高很多的竞争对手,在自行车修理铺早出人类第一架飞机。飞机的发明不是科技的突破,而是认知范式的跃迁。
正如最后一句一样,作者是想用莱特发明飞机的故事说明,认知范式的跃迁。说得很有道理,但此例子已经不能打动我了,最近接触最多的信息是它,而不是某微博因为谁谁@谁谁导致服务器炸了。。。
(END)
短短10天内,我看到了三个大体相同的故事,但有三种解读。此时此刻,正如平时感受到的那样:大学里学的辩证法还是挺有用的。什么普遍联系、量变导致质变、抽象到思维具体、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等等概念,对我个人影响也挺大的。
到这里,本文也快结束了。最后,很感谢莱特兄弟,你们对人类做出了未曾想到的伟大贡献。对我来说,我至今还未坐过飞机,但你们的故事在我小时候的作文中出现过。也没想到,我今天还用你们的故事写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