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多大的田地,收割费60元

下午外出回来,家里大门锁上了,上初二的侄孙在室外的大平地打球。

我才下车,他告诉我:“收割机来了,大家都去看了。”

“刚才还说收割机没来,现在这么晚了,来了?”我有点儿奇怪。

就在刚才,下午5点左右,村里一个男人从屋旁边的道路经过,抱怨说:“说了今天收割机会来,我来看看,这么晚了还没来,可能都不来了。”

没想到,我们外出送侄子媳妇搭乘动车这么短短半个多小时的间隙,收割机就来了。

来得还是太晚了,6点多了,天色已经昏黄了。

我顺着田埂去稻田边,也去看。

一伙去看过的妇女正往回走,笑着看我:“嫂子也没看过收割机割稻子,也去看。”

“是啊,没看过。”我回答。

我还在老家生活工作之前,割稻子全都用割禾刀,俯下腰,叉开双腿,双脚扎在土地,左手抓禾杆,右手握割刀,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或蹲着或弓着腰往前割,不一会儿,腿酸腰酸胳膊手腕酸。

现在,种地轻松多了。

我感慨。

“轻松多了都没人愿意种地!”大伯说,“你看看,多少田地在长荒草。”

是的。

大部分田地有农作物,小部分荒草萋萋。

我看到,收割机在往外放稻谷,两个男人拉着蛇皮袋口,收割机长长的机臂下面,套着一个半透明布袋,驾驶员一操作,稻谷哗哗地流出来,能装100斤重的大蛇皮袋满到8分,就停止了。两人用一条绳子扎紧袋口,费劲地拎到旁边,竖放在一起。

“稻谷干净吗?”我不顾粉尘,探头看正在装稻谷的蛇皮袋。谷子很干净,比起以前用打谷机打出来的谷子还要干净,很少碎叶。有些谷子泛着青色,晒干后,就会成为瘪谷,被吹谷机的风吹走。

“这块地多少钱?”我问。

抱着侄孙的大伯告诉我:“60.”

“太贵了!”

“原来说要90,讲了很久,才讲到60.”

“还是太贵。”这块地才2分多,收割几分钟完事,60块。

“那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的人都懒了,不愿意自己割。”

“这块地能收多少谷子?”我问,我估计不出收成。

“也就二三百斤吧。”大伯说。

我算:“除了种子,化肥,农药,收割费,基本上没什么赚。”

“差不多对半吧。”他说,“如果地块大,收费会便宜点,我们这儿的地小,机器转来转去费时多,很复杂。如果是北方的地,割起来轻松得多。人家说,来我们这儿一趟很远,耗油量大,来一趟,成本高。”

想想,也是。

这儿的地,基本上是梯田,地块小,耕作不容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走过了夏季,在虫鸣啼啭、细雨绵绵的交替之中不知不觉便已来到了秋季。度过了七八月份的炎夏,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夏荷千顷、...
    阿莫清欢阅读 2,548评论 0 5
  • 最近这段时间,真是收获的日子,除了昨天说的荔枝,还有稻谷也成熟了。村里的到稻田里又热闹了起来。 和以前用镰刀人工收...
    风夜月语阅读 4,216评论 4 8
  • 齐帆齐微课 同学群里,老班长发出一篇文章:《“渐渐远去的记忆”之十七:“双抢”》 ,文章开头说: 现年50岁...
    我游荡在人间的日子阅读 3,297评论 7 7
  • 文/李伟华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农村孩子有两个特殊的假期,即农忙假、秋收假,农忙假是...
    笛艺之家阅读 3,424评论 0 3
  • 文/曹德福 前两天去百年船屋参观,看到墙边立着两个老农具,一个是风车,一个就是图中蛇皮袋下,这个类似于正方形的船一...
    梁之川阅读 5,342评论 1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