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长大,我越是不相信运气。
我知道它诚然存在,甚至它可以在某些重要时刻令你的人生乌云化细雨,但它万万不可能为你开山填海,不可能为你架起一条坦荡笔直的大道。
只有以披荆斩棘的姿态去破浪而行,遇峰则援,遇川则泅,才能在万古长夜里握住一团萤火,甚至捆下半壁星光。
相信自己,才是永垂不灭的信仰。
- 01 -
曾经有某一篇“锦鲤文”在朋友圈如洪如潮,引得一大群人竞相转发,为求“做法”。
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遇到我之后,大家的人生态度都变了。
每当他们遇到困难,不是选择努力,而是来请我吃饭。
我惊讶。
竟有人因为区区一纸荒唐的营销而虔诚合十?
竟有人因为区区三两引导便舍本逐末地奉行“唯运主义”价值体系?
胸有不平(也有可能是因为别人的阅读转发赞赏都奇高,所以我羡慕嫉妒恨),不吐难通,于是向一位朋友吐槽:“我觉得那些转发赞赏的人很愚蠢。”
而那位敢爱敢恨得令我敬佩的朋友更是直言:“这种朋友可以删了。”
我哑口于她的刚烈的同时,也意识到或许有很多人只是凑个热闹,玩笑式的随手转发,所以也没能做出什么“大义灭友”的举动,于是只能独自作更深刻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好运,渴望中奖,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就像我们求神拜佛甚至祭祀先祖的时候,都常常求平安求保佑,这是信仰里对美好事物的原始向往。
但这一纸文章,真的远远不足以上升到信仰的高度。更何况,有些人的价值观都因此扭曲了:不知努力,只想要几分运气。
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好运是努力的嘉奖,而不是唆人放弃主观能动性的糖衣。
我回溯过去,自己有过给别人带来好运气的经历吗?
有的。
- 02 -
还是这一位敢爱敢恨的朋友,刚毕业四处奔波谋职的时候最令人焦虑,她第二天要去面试一个十分心仪的岗位,却很担心自己过不了。
我安慰她说:“一定会过的,因为我现在运气好,和我聊天的人第二天一定会有好运气。”
她斩钉截铁充满信心:“好!”
而第二天她真的顺利地过了,而后又过了复试成功拿到offer。
是因为我的“好运加持”吗?
难道即便她一无所长毫无准备,我凭一句好运就能令她起死回生?
哪有什么沾了福气就能一路亨通,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给了她一些微不足道的安慰和鼓励,能成事只是因为她自己。
而她也同样深知这一点,绝不会有“遇到困难就来找我蹭好运”的怪诞想法,更不会因此而舍弃自身的努力。
我所理解的给别人带来好运的方式正是这样的。
传递的并不是虚无飘渺的运气,而是内心的平静和向上的张力,成和败还得看自己。
好运从来都是强者的谦词,那些看似好运连连平步青云的人从不会告诉你他肩上有怎样的重担,更不会告诉你他付出了多少血汗又历经了多少磨难。
所以任你气运通天贯海,如若不思进取,所谓好运也不过烟花一刹。
- 03 -
我回看自己,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在试用期的第二个月,到手的薪酬有1W多——本来试用期4500的底薪,我硬是拿了近6000的运营奖励——比部门主管的工资还高。
为什么?
因为运气好。
恰好公司对我管着的那个号进行投入,跑了“广点通”(一种增长拉新的渠道),于是就带来了数据的必然攀升,而比底薪还高的奖励也就水到渠成。
可如果单凭一句运气,就能囊括世间所有成败,那主观能动性这个词怕是早已沉进历史长河了。
如果没有我日更两篇原创的内容支持,公司会选择投这笔钱吗?
如果没有我坚持每晚和粉丝交流,早早就回复留言,大量引流期间的粘性能维持住吗?更遑论有时候得熬夜编文章,甚至周末的两个白天也得埋头在电脑前。
如果纯粹是运气,那我这些努力,又该用什么来买单
的确,是会有运气的成分在,可与其说是运气使然,不如说是汗水积累得足够多,才换来了幸运女神的青睐。
后来,转正的第一个月,与我同一天入职的另一位新人,也拿了近1W的工资。
没广点通,没运气,只有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的默默努力。
你看,没有运气,也同样可以。
一如《解忧杂货店》里东野圭吾所说:“若真正有才华,运气并不是那么重要。”
说了那么多,难道我不想当一条锦鲤吗?
想。
当然想。
没有谁不想有好运气。
“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这句话是海明威说的,我也同样持此观点。
如果要我只当一条锦鲤,那我情愿以一介微躯撼破龙门也要化身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