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形态的演变
学校的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形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学的都是劳动技术课,或者宗教信仰课,口口相传,没有真正的学校。在农耕时代,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才有了学校。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学习只能求学,不像现在一样,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因为掌握知识的人很少,所以受教育的人的数量十分有限,我们把它称之为学校1.0时代的教育。
工业时代的教育,也叫学校2.0时代的教育,国家对工人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工厂里干活要比农田里干活要复杂的多,如果不经过培训,工人是无法完成工厂里复杂的任务的,不像农民那样,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学会干农活。工厂里面的任务,很复杂,而且工种又很多,科技含量又很高,一般人想通过口口相传是学不会的,因此,为了适应工业时代的需求,大批的学校产生,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工人,工业时代的学校就产生了,它不同于农业时代的学校。为了让所有人能够工业时代,能够找到工作,每个人必须接受教育,因为工人有了知识才可以工作。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情况又变了,工厂里的活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纯知识型人才又没有了就业市场,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2.0时代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让他们搞创新是难上加难,适应不了未来社会。因为人才的多样性才能产生创新的多样性,创新的多样性才能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国家必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又会发生变化,称之为学校3.0时代。在这个时代,学校会利用互联网,使因材施教才真正有了可能,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只是一个学校里的学习组织者,更像一个德育老师,其他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交给互联网完成。学校成为一个虚拟与实体的结合体,学习可以时时处处完成,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交流,为了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存在,要不是为了这些,学校完全可以消亡,这就是学校的3.0时代。
二、未来教育的新图景
未来的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教师不再给学生亲自讲授知识,讲授知识的任务交给人工智能就可以了,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讲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未来的教师课程的选择者,不是讲授者,因为每门课程在网上都有,教师上课时,打开网络就可以了,学生向互联网学习就可以了,所有的课程都是外面的而不是学校的。
未来的学校是实体与虚拟的结合体,机器人可以成为一名教师代替教师上课。
未来的学习,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作业,支持面向人人的个性化学习。
三、不忘办学初心,守住教育底线
互联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每位教师一定要认清形代,努力适应巨大变革,让自己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无论在1.0时代,2.0时代,还是3.0时代,都是这样。试想一下,我们仍然按照2.0时代的模式去教学,学生除了学到了满脑子的知识,而其他能力几乎没有,他怎么能适应未来社会。让学生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是教育的底线,我们不能因为不懂信息技术而拒绝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