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以后再看王家卫的电影,感觉影片中的角色大都是感性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这些故事发生的概率应该很小,所以王家卫把纯粹和热烈的感情,导演成电影,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角色,比如说春光乍泄里面的黎耀辉和何宝荣、花样年华里面的苏丽珍、重庆森林里面的阿菲、东邪西毒里的欧阳锋…
在我二十出头的年纪,开始看王家卫的作品。记得看的第一部他的电影是《花样年华》,那时候才大四,剧情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但是色彩、人物和台词让我感触很深,所以很是喜欢。后来陆续看了他的很多电影,苏丽珍三部曲、春光乍泄、东邪西毒、蓝莓之夜、重庆森林等。虽然剧情有时候看得让人有些压抑,但是心里就是说不出的喜欢。直到今天上午,看了《旺角卡门》才明白,自己当初也是一个感性的理想主义者,所以看电影看的也不完全是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自己。所以当我今天看到《旺角卡门》里阿娥放弃了从事医生职业的男朋友,选择跟混社会的华仔在一起的时候,我陷入了沉思…这的确是爱情,爱是一场盛大的冒险,阿娥奔跑着去码头找回华仔的时候,她心里应该很清楚未来面对的生活是什么样。电影最后她目送华仔离开的那个镜头,悲伤和眼泪都表明她心里清楚华仔可能永远回不来了。这结局,当初她义无反顾奔向他的那个夜晚,她没有想过吗?我觉得她是想过的,但她就是不求结果的爱了。
张爱玲曾说过,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和爱人在一起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年、几个月亦或是几天,但是遗忘一个人,或许需要一辈子。记得《廊桥遗梦》里面的男女主仅仅在一起度过了几天的浪漫时光,最后两个人却要用余生去怀念和遗忘。其实只要时间够长,谁都可以适应新的生活,新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让人如获新生,往日的爱恨情仇好似烟雾消失在岁月里。我曾经以为爱的反面是恨或者是不爱,后来我感觉,爱的反面其实是遗忘。后来你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某天某个瞬间你想起了他,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起他了,这就是遗忘的开始。
我曾经多么像《旺角卡门》里的阿娥,后来好像渐渐有了《花样年华》里苏丽珍的影子。往往爱一个人,有千百种可能,滋味不见得好过长夜孤枕…可是生命是短暂的,烟花易冷,但是灿烂的时候也的确很是绚烂和夺目。我们都平凡又渺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日复一日地过着毫不起眼的生活。正是这个世界上的各类情感,让我们感受到被爱的美好,感觉自己是重要的,让我们更为真实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上天的一种恩赐,也是尘世的枷锁。
年轻求得圆满,最后都是片段。破碎的东西也是一种美好,希望自己的心还是可以永葆年轻,永远有为爱冒险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