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社会中拥有一定数量的特定人群,是有着农业户口,却在城市从事着一切非农业生产的“一线工人”。
如果只单纯的把在建筑工地中的工人称呼为“农民工”的话,不仅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而且还容易使人在字面上产生歧义。
在当地的农村,村民们更习惯把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们叫“打工者”。每年的农闲,或是春节后都可以见到大批量的青年男女、年过半百的外出“打工者”们踏出家乡的身影。他们不惜离亲别故、远赴他乡,为的是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然而事实却是:在外出过半的农民工当中,他们外出的那一刻并没有一个可靠的、正在等待他们“上岗”的“工作”。尤其是从事体力繁重的建筑工人们,他们大多是抵达目的地后才临时找活干的,有时连随身带出的路费花光了,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对这部分农民工来说,“外出”,显然是一次与生活的“赌注”。
不过,即使没有活干,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他们也不愿意回老家。他们知道,回家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妻儿们期望的眼神、和村民们的诸多询问。留下来等活干,是他们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的另一种现实;只有留下来,才不会磨灭他们心中唯一的希望,等下去,才能实现他们对家庭的爱!为了生活,为了以后家庭的幸福,他们咬牙坚持,即使每天馒头泡开水也要撑下去。
村里李大哥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典范,靠家中的几亩薄田,来养活妻女四口人已显得有些“紧张”了。所以李大哥常年和老乡们漂泊在大都市的建筑工地上,工作的时间也是断断续续,“工资”也是时多时少。可家里学生的学费,日常开支,是每个月都要“拿”出来的,这些“开支”的来源就是李大哥在异乡用汗水换来的辛苦钱。“我不怕吃苦,也不嫌累。只要每个月让我少歇几天我就满足了”,这是李大哥亲口告诉我的。
农民工,特别是把大好年华献在“工地”上的工人们,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筑了一幢幢漂亮的大楼,大楼竣工展现出美丽的时刻,也是他们默默离开的日子。
所以,所有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农民工,他们是最可敬、最光荣的!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