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观世
——读《我是猫》有感
育才中学初二(15)班 杨佳豪
我从小就喜欢猫。它们似乎生来就有一种文人气质,安静独立,一双澄澈的眼眸闪动着千帆过尽后的智慧。也曾艳羡钱锺书和他爱猫间的俗世奇缘,感动于季羡林和他的猫的平淡相守。直至遇见夏目漱石笔下的这位猫大明神,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且瞧它如何猫眼观世吧。
猫君从小就被遗弃,后被贫穷教师苦沙弥收养。从此默默观察着人类世界,时而冷嘲热讽人类的愚蠢虚伪,时而又高谈阔论些颇具哲理的思想。它智慧理性,正直勇敢,却又未捉到过老鼠。全书就是从猫君的角度出发,内容主要以对话组成,虽有些零散,但生动细致地记叙了苦沙弥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的思想生活。
这本书虽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但在夏目漱石的妙手下读来幽默诙谐,毫不晦涩沉重,常常在会心一笑时激起我深深的思索,加历云遮雾罩之境忽而又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小说的主要线索是水岛寒月和金田小姐的婚事。寒月是读书人,金田小姐却是贵族千金,这显然不门当户对。金田夫人盛气凌人的向苦沙弥和迷亭打探寒月,又自恃高人一等地提了各种要求,虚荣地说寒月唯有当上博士才能娶她家小姐。作者在此借迷亭之口调侃金田夫人大鼻子的丑陋面貌,称其为“俗调”,实则也深彻地讽刺了其蛮横无理,肤浅自傲的性格。
金田一家显然代表着资本家的优越,包括铃木,多多良三平。他们惟利是图,甚至崇尚“三无战术”,即“无德、无情、无廉耻”,还不以为然。作者在文中处处揭露其浓重的拜金主义,通过描绘此等人眉飞色舞、恬不知耻的丑态和苦沙弥多处细节性的厌恶----将铃木的名片扔入茅厕等,正侧面结合地进行了辛辣讽刺,令人拍手叫绝。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物质的享受却毫不在意灵魂生活,无疑就是当代日益盛行的拜金主义的体现。近年来就常听到有人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吗?奢侈之风如此盛行以至于诸多社会问题也更为严重,比如贫富差距更大,社会地位更悬殊,人际关系更复杂等。这难道不是现代文明的诅咒吗?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夏目漱石就有了这样的隐忧。我是猫成书于日本明致维新时期后,从苦沙弥和“鼻子夫人”的矛盾中也许就能窥得资本主义思潮和封建主义思潮的强烈冲突吧,而冲突的原因既在于某些人的盲目性崇拜又在于某些人的守旧迂腐。西方文化介入的利弊在那时已初见端倪,作者早已慧眼看破。比如借猫君之口讲的传入日本的海水浴和裸体画等。现代人追求个性独立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作者在最后一章精妙绝伦的论述发人深思。我想我们唯有明辨是非,取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既不随波逐流丧失本心,又要懂得适时地忘我,才能更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言归正传,苦沙弥和迷亭自然不愿好友寒月与此等人的女儿成亲,故而劝他千万不能要。苦沙弥又因不屑于“鼻子夫人”炫耀的种种有关权势的名号,被她暗中派人骂是今户窑的狸子,嘲笑他的固执,又只是个“穷酸教员”。甚至还指使落云馆学生去他家捣乱。仅管苦沙弥确实有些沉闷和迂腐,但他正直诚恳,崇尚知识。只是因为贫穷和没有高等头衔就这般无社会地位,整日为世俗所烦恼和疲累,着实令人心酸。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他很是相似,被酒客嘲笑,又被丁举人打断腿。为什么自古都是读书人在新旧时代的当口受到的冲击最大呢?我想这源于他们是文化和思想的最先接触者,又因其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势必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这其中既都饱含了作者对读书人的同情,同时又批判了那个时期的黑暗无情。
苦沙弥是个在现实中苦寻出路而不得的矛盾人物,但他依然有自己的坚守。他不会因为铃木等人劝他圆滑些就改变自己正直的处事之道,这点是可钦可佩的。与他的沉闷所不同的是迷亭。他似乎是个潇洒自在之人,只是“为吹牛而吹牛”,追寻的是乐趣。仅管有时未免轻浮,但我依然欣赏他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否则如果对待任何事都像苦沙弥那样刻板严肃,只会在郁闷的渊薮越陷越深。
猫君目睹了一群知识份子一场又一场的清淡,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看似悠闲地人们,若叩其内心深处,总会听到悲哀的声音。”这句话突然刺得我心生疼,这是否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呢?猫君说即使迷亭的世界“也非画中美景一般”,是啊,毕竟身于红尘就不可能真正地超然,虽然清淡能触及问题本质却终究无法改变什么。所以猫君都心情郁闷地喝酒,不小心掉入水缸中死了,最后的感觉却是解脱了的舒坦。
猫君再也听不见清淡了,猫君终于清静了。它或许还在心中暗笑人类:“你们继续自寻烦恼吧,我可不陪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