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公司Team Building去了趟日本,四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完全没有购物的时间,然而,我却大包小包背回来一堆没用的……
你猜为什么?因为美!每一件看似无用的器物做工都精美极致,哪怕只是简单的茶具,杯子,甚至墨水,都值得当做工艺品摆上桌面。于是,我超重了……
很多中国人太聪明,为了挣钱偷工减料,完全不追求细致和品质,缺少匠人精神。久而久之,逼着大家走上代购的道路。
好在近几年有不少人顿悟,开始以认真的姿态,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产品,也算是“国产”标签下的一股匠人清流。
何谓匠人?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推崇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其最本质只是两个词:一是敬业,二是认真。
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苛求自己的手艺,并不厌其烦、不惜代价,只为完美再完美,对自身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于自负的自尊心,是匠人的气质,也叫匠魂。精髓则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
红酒有魂魄,匠人难寻得
匠人精神在日本发扬光大,但绝非仅存在于这一个国家。
有一种人,叫酿酒师,又叫酿酒匠人。
他们对于葡萄变成葡萄酒的整个流程,以一种近乎神经质般的艺术般的追求。在某一块葡萄园种植什么葡萄品种,在成熟到哪种程度时开始采摘,挑选哪种品质的去酿酒,酿酒师在悉心关注与记录,对自己的每一步都像打磨一个产品,翻来覆去,尽善尽美。
葡萄酒的发酵是一种散热反应,最高温度就像人发烧一样,正常的发展几乎全被限制,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有害的细菌。想要葡萄酒尽可能的发酵出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就必须严格把控温度,不同的发酵阶段,对适宜环境的要求不同。此时酿酒师会在细致的观察中,洞悉瓶中酒的需求,每一步调整,都要精准、及时且一步到位。
酿成之后,是否需要陈年,是放在不锈钢桶里,还是放在橡木桶里?新桶or酒桶,一年的or两年的,赤霞珠的or美乐的……酿酒的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不需要酿酒师的斟酌,而且所有的选择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熟练精巧、一丝不苟、丝丝入微,酿酒师除了对完美的孜孜追求,就是敬业与认真,每一道工艺、每一次选择都注入了酿酒匠人的智慧。产品等于作品,把作品当做孩子,悉心照料。
波尔多有一位最伟大的酿酒师——Jacques Boissenot。他很早就开始将事业的重心逐渐转给儿子Eric,Eric Boissenot从14岁就开始协助父亲工作,父子俩共同为波尔多五大名庄中的四个(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做酿酒顾问,同时也指导全球几乎200多家酒庄。因其精妙的技艺与敬业的精神被The Drink Business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顾问之首。
匠人有何过人之处?
我曾经每次开学都暗自发誓:这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第二星期上课睡觉了……
匠人是如何成为匠人的?
我才不相信与生俱来这个词。直到后来我才发现,他们胜在意志!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结构
本我——贪图享乐
超我——道德约束
自我——权衡现实
其中享乐主义的本我,
和刻板条框的超我相冲突,
也就是上课睡觉的我VS想好好学习的我。
为什么他们成了匠人,
我却落下一节课导致学习跟不上呢?
意志!
他的自我认清了自己该做的事,
克服困难,吃得苦中苦,
而我的自我却允许自己睡觉,
还美其名曰叫心疼自己。
所以,
意志力与追求完美的精神开拓了他们的道路,
而我,下节课又睡了一觉。
任何行业,只要有人,就有匠人。
日本的和果子木雕,瑞士的手表,意大利的手工皮鞋,英国的手工雨伞……
没有人不想成为自己行业中的匠人,但也许我们差的,就在一个个的“差不多”之中,和真正的匠人越差越远。咱快追吧,国人们,再不追,真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