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子姐姐:每年的高考都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都期盼着孩子可以发挥正常,考出好的成绩,可以上所好大学,光宗耀祖。可是我们往往总是忽视比高考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优秀的特质,这些特质再加上好的成绩会让孩子更有发展前景,成绩是大学的敲门砖,特质就是人生的金钥匙。
2016年高考成绩出炉了,各地高考状元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哪个高考状元被北大或清华录取了,哪个高考状元放弃了北大去了清华,此类新闻每年这个时候铺天盖地,几乎年年如此。记得往年更是北大和清华为了争抢学生,各出奇招,甚至互相指责,让高考类新闻一度升温。
今年,我的表弟高考结束,成绩比一本线高出21分,昨天返校在我家住下,晚上帮他分析专业查找学校,一下子忙到凌晨1点多。因第二天表弟就要回家,只能帮他挑选一些重点进行分析和着重查看了少量的学校,信息量太大,时间有限,只能等表弟回家后自己在网上再继续筛查了。
在帮表弟筛查学校分析专业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感觉这个问题比高考状元更值得去关注,我发现表弟对专业了解甚少,偶尔给他提一个还算比较流行的专业,他居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上了12年的学,如果放到现在,加上3年的幼儿园的话,那就是15年了吧!高考结束面临选专业上大学的时候,如果你对选择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明确的目标,将非常有益学习及往更高学位进修(这种进修是有目的且自发的),将来再从事自己喜欢的相关专业工作,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当天,表弟的学校还组织了一天的专业分析和择校的相关课程,我不相信靠这一天的课程就可以把专业分析透彻,让孩子们对专业有熟悉的认识,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现在有太多的孩子大学之前不知道自己选的专业是做什么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还有太多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发现不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只能为了拿个文凭混过四年的大学时光,更有大批学生毕业之后没有从事自己相关专业的工作,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我面试过许多的人,有很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来我这里面试,他们都是非幼师专业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找个自己四年所学的相关专业的工作呢?她们告诉我,她们所学专业不适合他们,觉得幼儿老师更适合她们。我的天那,四年的大学学到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凭什么对一个没有接触过的幼师专业说适合自己呢?我看是旧病复发,从小的习惯,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什么!
我要说的是,“让孩子了解不同行业知识、拥有优秀的品质、拥有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三点是份责任的话,这份责任是属于家长的,而不是学校老师的。学业知识是老师辛苦教授给你的孩子的,并让你的孩子在高考时有了属于自己的成绩,在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下,老师的责任已经完成。
你可能会说这些责任更应该是老师的,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老师应该为孩子进行这些专业分析,应该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去感受专业的特点,培养孩子优秀的性格品质。可是老师的工作是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想方设法把不同孩子的成绩提起来,为孩子上大学打下知识基础。老师的备课、授课和批阅作业已经占据了全部的时间,甚至自己私下的时间。
而之前的三点责任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从小长期进行引导教育的,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更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到的。说实话,学校老师真的不可能做到,也没有能力做到,最多为人师表为孩子做好榜样。
有自己的主张、具有深思熟虑、有目标有远见,可以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些良好的品质特点,都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浅入深,逐步的,不间断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培养,是个长期的工作。要知道,人的能力和品质不是一时可以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以下列举了几点孩子应该具备的品质,都应由父母对孩子进行引导培养。并对日后影响巨大。
1、让孩子去体会
从小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要想着为孩子解决,而是帮助孩子分析或给孩子提出建议,让孩子了解问题并体会处理问题的过程,这样孩子对问题的解决才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并为日后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和提供动力。
我们大人也是如此,道理都明白,但是缺少了体会,你也就无法真实的感受到其中的苦与乐。体会问题处理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体会只靠说教,是无法让孩子学会思考的。如果没有体会只靠说教,是无法让孩子拥有真实的感受的。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先学会让孩子去体会成长。
2、不轻易放弃
现在许多孩子遇到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时,总是先去发脾气再把事情扔在一边。也有人分析说:“孩子小,没有自控能力,总是认为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等等,这个时候要去尊重孩子,要耐心的让孩子冷静下来。”
我想说,孩子是小,很多能力都没有成熟,但是现在许多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更大的祸首是来自家人的溺爱,本身孩子不具备自控能力,外加家人对孩子的千依百顺,许多孩子本可以承受的事情也失去了承受能力和耐心,也不想去做了,因为总有家人代办。
许多孩子鞋子穿一半烦了,扔给家人来穿。水喝一半,端着太累,家人给端着喂。做益智游戏遇到困难一扔不玩了,家人还得哄着说真棒。犯了错误不知道认错,家长帮着找借口找理由。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不用一一列举了吧,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他有哪些习惯。我们要清楚孩子在哪个年龄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果你不清楚,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太多太多这样的育儿知识了,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在孩子应具备的能力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耐心引导、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很多时候都是因家长的事物,无端端的打断孩子,也没有任何解释,甚至孩子的行动慢了你还会冲他发脾气。当孩子在专注的完成一件事情时,请不要轻易打断他,真有事要打断,也要给孩子说明白原因,并且等事情结束后,可让孩子把没做完的事继续做完。事情不论是因为自己还是因为别人被中断,不要让孩子养成随意放弃的习惯。
3、拥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从小被教育说,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可是在我们的教育下许多时候思想变的死板教条。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主见,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对孩子一生都有巨大的帮助。
首先家长切记对孩子不要事事代办,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哪怕孩子的答案是错误的,也要对孩子敢于说出答案的态度进行相应鼓励,并鼓励孩子再说出其他全部的答案,孩子给出了答案或给出多个答案,说明孩子对问题进行了自己的分析思考想象,如果孩子实在说不出答案,家长可以进行引导性的提示,引导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这也是帮助孩子建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请不要用家长的思维去限制孩子的思想,哪怕我们知道这个答案就只有一个,也需要让孩子说出他不同的看法。切记孩子在分析事情时,要让孩子拥有认真思考、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不可边玩边闹张口就来,容易养成不认真对待事情的习惯。
4、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孩子很多抗挫折能力都很差,尤其是娇生惯养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几乎是他们的通病。经受不住失败,经受不住打击,这来自于孩子从小在家庭中的教育,现在的孩子伤不起、累不起、摔不起、哭不起。长大后却想让孩子去承受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和责任,不过他确实不会哭了,剩下的基本就是逃避和无法胜任了。
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要分清对孩子的困难程度,如果只是稍微有些困难,应给予鼓励或加以一定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完成。如果难度过大,可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一起完成。完成后可用击掌或相应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要让孩子体会战胜困难的过程,让孩子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让孩子明白困难是可以通过方式方法解决的,也让孩子知道遇到大的困难时,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但不可轻易放弃。
5、承担责任
不知道现在孩子在家中摔倒碰到时,家长打地打桌子的现象还有吗。现在由于家长的溺爱,导致孩子无法承担自己的责任。孩子总会把自己的事情怪罪到家长和别人身上,总认为是别人不对。我见过许多孩子做错事情时,就会不假思索的张口就说是别人说的、别人做的,无法掩饰的时候也会无理辩三分。
孩子们身上这些推卸责任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吗?答案肯定:不是,孩子做了错事,有的是被家长无端责骂,甚至被打,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了阴影;还有的家长总是主动给擦屁股,总是家长哄着孩子,怕哭怕闹。
记得有一次,一个家长已经提醒孩子很多次不要带着玩具玩闹,会弄丢的,可是孩子不听,一会玩的太兴奋了,把自己的玩具小汽车扔到了海洋球里,孩子也知道扔在哪个位置,快3岁的孩子,他自己完全有能力去找到的,偏偏妈妈主动跑来帮孩子在那里找,孩子在外边站着等,还在不断埋怨妈妈找的慢,这真是责任都让家长抢着承担了。
请还给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吧!是孩子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刚才的例子,哪怕玩具汽车找不到了,也要让孩子知道事先已经警告过他了,并且是自己不听话乱扔的,那是自己的责任,更何况这个玩具车只是几元钱,花几元钱让孩子懂得一份责任太值了。借用孩子出现的问题培养教育孩子,既可以把不良习惯遏制在襁褓中,又可以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6、增长见识,拥有梦想
有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转转,陪孩子看看绘本,学习学习基础认知。你完全可以在周末休息时或在晚饭后,陪伴孩子去广场、去参加一些学习、去参加活动、去游乐场、去看风景,或者晚上饭后出去走走,在家有空闲时进行下基础认知学习,睡觉前阅读下绘本。
在这些过程中,你和孩子会遇到许多事物、遇到许多的店铺、遇到许多的行业、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拿出来与孩子一起分享一下你的见解和经验,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更可以让孩子拥有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会有许多不断变化的梦想,孩子将来可能想要成为警察,又想要成为科学家,不管如何变化你都要鼓励孩子,肯定拥有梦想是正确的。你可以把你小时候的梦想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梦想不仅可以让人找到方向,还可以找到快乐,还要帮助孩子分析一下梦想中的职业,要让孩子明白想要成为这些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更要让孩子明白背后的艰辛(这些需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去逐步培养的,孩子太小有许多事是无法理解的)。
我在帮表弟分析专业与他沟通时,才知道他们班的同学基本都不会选择专业,基本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和兴趣。因此产生了很多的感触,看到了孩子们辛苦学习那么多年,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拥有了知识却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们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家长们却把孩子重要的时期拿来宠、拿来溺爱,到了学习时又对孩子有那么多的要求。家长们把所有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孩子学业之外的家庭教育大大欠缺,如我之上所写的六条重要特质的培养,正是现在许多家长忽视的,也是许多孩子缺乏的。
现在大学每年都在扩招,职业技能院校也在不断受到重视,孩子将来上学必然会越来越轻松,如果孩子缺乏良好的品质,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上了大学又如何呢?拿到大学文凭又如何呢?我们要知道,成绩是大学的敲门砖,良好的品质是人生的金钥匙。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那就请关注我吧!支持我的朋友不需打赏,点个“喜欢”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