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家聊天,提到小组生活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除却信仰里难以知浅行深,言语行动受限认知,泛泛而谈不得其味。更是面对生活挑战疲于应付,热忱精力消耗其中;无法给予别人关心,也难回应旁人关怀。
前些天再见吖山,问起他前些年消失的原由,为什么连朋友都不联系。他答是状态很差。我安慰朋友并不会因为状态不好,没有钱不理你;如果有钱才能做朋友,我们一辈子都可能做不了朋友。脑海里忽然想起臧天锁的《朋友》: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请你告诉我
面对具体的苦难,个体的阅历和知识都极其有限。但因着担忧,我们常情愿堆砌众人的智慧,找到一条能力范围内的“最优解”;甚至看到他人受苦,更情愿换做是自己。看到他人身上的悲凉,也唏嘘自己孑然一身,若是我背负,或不会那么苦。
我虽愿意,却是不能。不能未卜先知,人生际遇能称之为难处的,常抱有羞耻。祥林嫂那样病态的宣扬永远都是少数,人本能躲避起来不愿被人看到狼狈的一面,未愈之前也难以面对他人。再说起,或是酒后,亦或是时过境迁。朋友的帮助,虽是愿意,却不及时。
我虽愿意,却是不能。不能代人受过,也难以感同身受。人生走向或许不是某一个选择决定,却是不断选择的结果;推究下来除却命运多舛又常是性情使然。作为朋友,再好也不过以利户,陪约伯不吃不喝同坐七天,最后帮着分析事理,企图骂醒当事人。
我虽愿意,却是不能。不能给予对方正确的答案,友人相往常有朋友立场的私心和偏见,人的友谊常是因为带着某种私心与偏见才成为朋友;人难以跳出立场看自己,当我们定义申辩角度时,就难以抛下知识与阅历的局限。
临别时,跟吖日,吖山说起:“作为朋友,你们遇到难处时,我的帮助永远是滞后的;你们遇到了问题,也不一定会找到我;但可以去找上帝,上帝一定会帮忙。”我相信上帝一定会帮忙,却未有展开;面对老板被抓,自己也有身陷囹圄风险;面对婚姻,谈婚论嫁前分手;失业等等。上帝并未按照我预期的方式帮助我,但上帝总会开道路。神叫万事显明,显明祂自己的存在,也显明我身上本就有的问题。知道问题所在,有所改变有所行动,除了方法更需要时间,忍耐盼望可以抵得过自己力不从心。
过了30岁看见他人20岁的经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甚愿提供一些建议和鼓励。面对自己阅历,知识上限的难处;也常常如鲠在喉,困惑大过笃定。生活的烦恼常与年龄匹配,不用担心作业写不完,也不担心交不起房租;但是新的问题像软件更新,不断的迭代。或许这些心性的不足,生活的磨难到了40岁 才能想明白。
盼望我们内里都有些成长,忍耐所经历的,操练交出自己做主的权利,等候上帝来做些什么。
约伯记11:16-17 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