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晚上,悠然在朋友圈发了张图片,说“油桐子花开”。我一下子莫明激动起来,刨根问底地打听这株油桐的消息。她说油桐花开在白鹤山后山往西塔去的路上,而我眼前浮现的是天台山长虹瀑布的那一片油桐花,我想回去看看了。我问叔先天台山油桐花开没有,他一直没有回信。他最近关心的是今年第一季萤火虫要登场了。
三月下旬,我曾经写过《梧桐花开》,写的其实是泡桐花,真正的梧桐花还得等到夏天,我印象中并没有见过梧桐,虽然这棵树被我无数次念到写到。清明节到了,又一株桐花摆在了面前,“清明,一候桐始华”,桐花是清明的节气花,这朵桐花又是哪一株梧桐绽放的?当人们区分不清,也不屑分清梧桐泡桐油桐和中国梧桐法国梧桐的时候,就笼而统之称作“梧桐”,那么与之相对应,古代诗词里常常提到的桐花,“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桐花落尽子规啼”,应该就没有特指某种“桐”开的花了。
不过,我宁愿相信,桐花如果要确指,一定是油桐花。对于一个生长在川西平原的人来说,我觉得关于清明物候的描绘,是农历节气中最准确的一次。以前总以为农历节气是北方人总结出来的,在南方经常对不上号,但是,清明与桐花刚好对号入座,而且就是油桐花开的时候,且看柳永的《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陈允平《渡江云》也写过,“桐花寒食近,青门紫陌,不禁绿杨烟。”这时节,往往会遇到乍暖还寒的天气,古人美其名曰“桐花冻”,杨万里有诗云,“怪来春晩寒如许,无赖桐花领取来”;黎廷瑞则写道,“只道春寒都尽,一分犹在桐花”。
小长假最后一天,零度诗社到金山窑采风,我去作陪。微醺的午后,大家沿着新铺设的栈道去游赏田园风光。同行的山里人不经意喊出“油桐花开了”,不知他是才发现,还是发现几天了,只为给诗人们通报一条诗歌的线索。这于我而言,却是如获至宝,立即转身四处打望。终于遇见你!兀自站在林边,披了一身白雪。听说台湾人把油桐花称作“五月雪”,可能海峡那边的油桐开得要晚些。
记忆中的油桐花总是开在山前林后,我从未在城市遇见过。同样是农历三月的花朵,如果说牡丹是属于城市的,那么油桐则是属于乡村的,它是最纯朴、最接地气的花朵,不管你来不来,不管你写不写,它就在山间自开自落。元稹、白居易等大诗人在一树乡土的花朵上升华了桐花的品格,留下过桐花唱和的佳话,元稹这样对白乐天说,“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白居易是这样答的,“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如今读来,其唱和之作别有一种暗淡低回之美。
在一群诗人面前,我不讳言自己对一树花的痴迷,径自朝油桐花开的山林小跑过去,仿佛去晚了花就谢了。到了树下,花真的开始凋谢了,地上铺了一层,跟旁边的株苦楝树落下的果子混杂在一起,拍不出满地落花的意境。油桐树很高,由于天空比较阴沉,我也拍不出一树白雪的壮观。只有对准离我最近的几枝不停地拍摄。
在天台山工作的那些年,常常听到山里人说要给景区的木质设施涂上桐油,既能保护木质不被腐烂,又能显露木材的本色。他们还指着景区散布的油桐说,就是从它们身上提取的桐油。那时候,我还没老到去关注草木人生,天台山的油桐花只留给了我模糊的背影。
在金山窑,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面对一树油桐花。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了,只能简单粗暴地写下三个字:真好看。在茂密的森林里,洁白如雪的油桐花像散入凡间的精灵,我被那种高洁美深深打动。温润如玉的花瓣根部,像画家工笔勾勒晕染的底色,起初是紫红色,后来变成了朱砂色,有点像刚刚干的血迹,看上去有点心恸。
迎春花顾名思义,是初春的花朵,而油桐则是暮春的花朵,它一出场,春天就要结束了。料峭微风吹过,星星点点的花朵簌簌落下来。在古人笔下,桐花常常会诱发一些伤春的情绪, “桐花最晚开已落,春色全归草满园” “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 “手摘桐华,怅还是、春风婪尾”。李煜更是到了悲摧的地步,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但见瓣瓣滴血,字字含泪。其实,桐花才不管文人“为赋新词强说愁”,它只顾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桐花是大开大合的,其开也烂漫,其落也缤纷,开就开到极致,绝不犹抱琵琶半遮面;落就落得彻彻底底,绝不拖泥带水。
叔先终于回话了,他说天台山还有点冷,没到油桐花开的时候。人间四月芳菲将尽,天台山油桐花却还没有开。我想象着再等几天,在云水溪秀景点,油桐花将漫山遍野地绽放,不久又会像白雪一样飘满山谷。关于桐花的文章已经写到尾声,王子猷尚有雪夜访戴的故事,还是保留一份桐花的念想在天台山吧。
2020年4月7日 (感谢悠然的油桐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