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天下最好的父母,因为会宠爱自己的孩子一生,宁愿自己简约的过上一辈子,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受一丁点苦,可谓溺爱。
因为在中国父母都有“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愿,将所有的希望都会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过他们的纵容很少达成最终的愿望,而是养了一批“白眼狼”,整天流浪于行色犬马之间,徜徉于花红酒绿之中,因为花的是父母的钱啊,很少有人去计较背后的成本。
2016年,刚过完春节,我和一个朋友相约来到上海,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住所,没有朋友,没有工作,来之前我们本着出人头地的心态,我兜里仅仅拿了一千块钱,他拿了三千块钱。
当时不知道上海的房价有多高,也不知道工作好不好找,我们16号晚上在火车上站了一晚上,挤出门的时候,双腿都站不起来了。
我们白天找了一个租房的中介,一千六的房租让我们咂舌,加上定金,我们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我知道家里经济的情况,所以没好意思开口再问家里要钱,我借了十几个朋友,才借到一千块钱的生活费,朋友当时坐在我旁边向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下午就寄来了五千。好吧,毕竟他家里富裕,做着生意,吃穿不愁,当初我们一起来上海的时候,他也是本着体验大众甘苦的心态。
我们虽然同处一个屋檐,可是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每天晚上会买大包大包的零食,坐在床头看着电影,不时的大笑,每次路过超市和小吃店,他拉我一起买东西时,我说不饿或者说不喜欢吃。
来上海一星期只找到了电话销售的工作,我们俩一起去面试,后来一起上班,每天两三百的电话量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我们起初都会认真完成,然后记下目标客户。后来开始讨厌这种机械式的工作,每天敷衍了事。朋友想辞职,不想做电话销售,可是放眼望去,还真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自己不是高技术工种,也不是留洋海归,也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勉强撑过了一个月,他五千的生活费也挥洒干净。
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以后,他就辞职回家了,说是受不了这种不着调的生活,我送他到火车站的时候,他问我借钱吗?我说不用,后来我承担不了双人的房租,搬到了一个隔板房子。
如今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前段时间他到上海旅游,还带了几个朋友,我问他回家之后在哪工作?他说,没工作,和接个朋友在家玩,年轻人不趁大好年华疯狂一把,老了会后悔的。
我点点头,也许是吧。
只是在挥洒的青春的时候,别拿父母的钱为自己买单,自己挣钱自己花叫青春,拿父母的钱叫挥霍。十八岁之前我们都是父母面前的小公子,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十八岁之后,渐渐明白日子是怎么过的,买东西前要计较成本,爱一个人要考虑结婚等等。
那些总是拿父母来为自己买单的人,心理永远不会成熟,只能成家,难以立业。
没过多久朋友买了车,在朋友圈晒出来,他自己留言,这才是想要的生活。
曾经的同学评论他,在哪工作呢?都买车了。
他没有回复,估计是无言以对吧。
这不是身边的个例,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力,或忙碌或安逸都是终归要走的路,
在小时候听老师说过一句话,在欧洲,父母只有抚养孩子到十八岁的义务,十八岁以后就放任自由,自己去社会上生存,无论贫穷富有,父母都没有去帮的义务。
身边也总有些无所事事的生物,用辛苦,太累,工资少,这样的字眼当作爱惜自己的正当理由,
想起在去年的一次高中聚会上,曾经第一个在班里用智能手机的富二代一如既往的装着无形的逼,在饭途中,我们各自聊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工作。
A说,这些年我做销售,爬到了主管位置,都自己来说很满意。
B说,没挣到什么钱,这些年的积蓄就买了一辆车,找了一个女朋友。
C说,外面风雨太大,工作换了很多个,目前还在摸爬滚打中。
富二代说,我没工作,我有父母啊,我妈给我安排了一个经理当当。
顿时鸦雀无声,沉寂了两秒,纷纷有人说,我们不如你啊,我们努力十年估计还不如你现在的生活,他自沾自喜,享受周围对他的夸赞。
后来他大手一挥,说自己买单。
看他财大气粗,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我们就当捡一个便宜。
你只顾得自己的诗与远方,不管父母尚在苟且。
以后和朋友聊天,别人在比拼资历和努力,你只能说,我有父母啊。
好吧,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