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白话诠释:孔子说,“智慧的人不困惑,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但不一定可以一起掌握道理;可以一起掌握道理,不一定可以一起坚守;可以一起坚守,却不一定可以变通。”
(古诗说,)“唐棣树上的花,翩翩随风而董。怎么是我不思念你呢?(是因为)住的地方离你太远啦。”孔子说,“是因为没有思念啊,(如果四年了)住得远又有什么关系呢?”
切己体察:第一句提到“知、仁、勇”,这是三个层面的好的品质。我一贯认为,好的品质讲出来让人学习是没有从反面提出坏的品质让人警醒有用的。对于我自己来说,说实话,我很难认定自己为一个“知、仁、勇”的人,但是我却可以检点自己是否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惑、忧、惧”。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就有了改进的空间。
第二句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从一起学习,到一起吸收和消化,再到执行,再到变通。这也是一个漏斗结构,很多人被卡在了消化吸收到执行的路上,这条路径成为了普通人和成功人之间的沟壑。而坚持到变通的路径却成为了成功的人和优秀的人之间的鸿沟。
第三句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不能思念是因为住得远?no!是因为根本不想思念。作为一个有成长思维的人,要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而不是遇到事情归因于外部。甚至在还没有尝试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
文言拾遗:可与适道,未可与立--“适”指的是符合、适合的意思,类似的用法有~度。
可与立,未可与权--“立”指的是建立与确立。“权”指的是权衡,在这里引申为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