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曹操或许多作为一个奸雄而为其所知。但是人总是复杂的,往往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多面体,角色的叠加,会折射出不同的性格色彩。曹操除了有奸雄的诡谲,亦有政治家的才干,更不乏常人的至情和文人的雅致。
“奸雄”一词中最能引起人兴趣的可能还是“奸”。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当年曹操与吕布对阵於濮阳,不料曹操军败,吕布骑马赶到,抓得曹操,但并不认识,于是大喝一声:“曹操何在?”曹操惊魂未定,胡乱一指,说:“前面骑黄马的便是!”吕布信以为真,于是放了真阿瞒,急追假曹操,也不知吕布后来知也不知?
有一回白天,曹操困乏难支,想小睡片刻,正逢有宠妾在侧,就对他的小妾说,“于某时某刻叫我”,小妾不敢违命。但到了交代的时间,那妾见曹操睡得香,也不忍心叫醒,等到曹操一觉醒来,两眼怒睁,不由分说,操起棍子就将那妾打死。那女人可还是他的“幸姬”啊!曹操为人这般,自然不乏闲话。
能叱咤东汉,指点江山,自然身怀雄才大略,所以曹操绝不会是匹夫竖子一类。据史书记载,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御军三十年,手不舍卷,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卷。”今见此言,足以羞煞现今以“事多时少”而弃书之人。曹操当年也曾有言如此:“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袁遗)耳。”曹操好学至此,其智谋才华,亦由此可知其必然。
作为一个政治家,用人之道至为关键,而曹操的用人原则是唯才是举,他曾经下过这样的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膝、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唯才是举”、“士有偏短,庸可废乎?”这些话不仅言明了曹操的用人之道,还投射出他的广阔胸怀和超凡见识,以致他当时文盛武强,群贤毕至。不说颇有韬略的谋士,如荀彧、郭嘉、钟繇、仓慈、任峻之辈,亦不言能征善战的武将,若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之侪,就是诗人才子,像王粲、陈琳、阮瑀、梁鹄之类,也为其所用,如使手足。诸葛亮身在蜀汉知道徐庶、石韬二人不被曹操重用时,也不免要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这虽然是对徐庶二人才华不展的叹息,但也侧面反映出曹营多才的事实。
曹操也精于赏罚,以御众贤。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在扫平袁绍的残部后,实力大增,在邺城大行封赏,据《三国志》载:“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谋到了“封拜诸侯守相”的权利,如此一来,想夺功名的人还不望风依附?让人颇受启发的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乌丸凯旋后,召集临行时劝谏他放弃征伐乌丸的大臣,听到这个命令后,那些大臣提心吊胆,以为命不久矣,岂知曹操不杀反赏,惊得众大臣目瞪口呆,于是曹操一改严肃,谦恭地说:“我此次北征,虽然得胜,却是上天保佑,你们的劝谏才是万全之计,所以厚赏,今后,也不允许其他大臣以此事为难你们。”曹操用人如此,又何愁洪业不定?当然,曹操不可能只赏功而不罚罪,在建安八年(公元203)他就明确颁布过一条军令,提出“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在法家看来,“赏罚”是治国的“二柄”,《韩非子》曾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以此观之,曹操可谓谙熟法家之道。
曹操虽然一世英雄,但终究是人,不能免于人情。建安七年(公元202),曹操领军到浚仪,写了篇祭文吊乔玄,确是满纸伤感,催人泪下,文中追述乔玄当年褒赞曹操“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乔玄确实是曹操的知己。曹操幼年时不务正业,乔玄是当时的知世名人,却对曹操评价甚高,说他是“命世之才”。曹操虽然酷虐,但回首往事,知己已逝,节同时易,物是人非,又岂能无感?他于此时凭吊乔玄,也大有“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之叹。
说曹操有文人之雅致也不为过。曹操虽然历职军中,但是文人情致不减,《魏书》说他是“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这也不是虚言,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确有一席之地,其名篇,如《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流传至今,不需多言。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在袁绍军中供职时曾作文辱骂过曹操及其父祖,古人对先祖甚是尊崇,连名字都要避讳,更何况辱骂?但曹操终究因爱羡陈琳的文采而饶其性命,并称赞陈琳的文章能治愈他的头痛病。梁鹄的书法也是当时一绝,很受曹操赏识,但他依附于刘表,后来曹操攻破荆州,募求梁鹄,梁鹄自缚门前,曹操让他效力军中。后来,即使是行军打仗,曹操也经常将他的书法拿来把玩,可见曹操的文人气息并不淡于当时的其他名士。
历史的功过是非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道明,对于历史事件,抑或是历史人物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方好,若是身为后人的我们能从中受益一二则为上佳,所谓“读史明智”是也。
ueHookQ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