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程序员更需要学习阅读和写作

最近一段时间只要闲下来就在读吴军博士的书,从《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到《智能时代》,读完《智能时代》后意犹未尽,干脆把吴军博士的所有出版图书都买了。

在微信朋友圈也自嘲是中了吴军博士的毒。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吴军的《文明之光》。这本书已经发行的有三册,第四册还没有出版,罗辑思维将这三册的内容进行了精减,成了一本《文明之光》的精华版。对于没有太多时间看书,但又想对文明的历程有所了解的读者,可以从这本精华版入手。

推荐的理由

《文明之光》并不是在叙写那些赫赫武功的王侯将相,也不是着重那些大家熟知的历史典故,而是挑选了一些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常常被忽略的人和事。而从这个角度再来看文明的进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如中国农业的“垄耕种植法”,来自农村的读者一定见过(我还耕作过),但你却不知道这项发明有多么的伟大,它对人类的贡献绝对不亚于中国的四大发明。

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宏观比喻也让人耳目一新: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年龄缩短成一年,那么人类则出现在这一年最后一天的最后半个小时。而人类文明的真正开始的时间,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

现在社会是复杂的,之前也有和读者提到我们需要具有现代理工科思维,不要片面的认识社会。正如吴军在《文明之光》中关于世袭制的一种说法:“我们今天认为世袭制度有诸多弊端,可是在人类早期文明时期,它却不失为一种能够给社会带来稳定的好制度。因为一个坏的决定也比做不出决定要好很多。”

如果你以前不喜欢历史,对文科也不感冒,我也觉得《文明之光》对你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感受人类文明的历程,也许,你看待现代社会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你会发现,你“进化”了。

另一个推荐理由

之前,我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学理工科的人有更严谨的逻辑思维”,大部分人都会这样认为吧,感觉在大家的印象里这都是“常识”,包括很多文科生或者作家都这样认为。

但在我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和自己的写作经验中,我越发认识到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的人,能够把别人的发言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出来的人,都具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资质。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明,一个能写好文章的文科生其实学理科也不困难(只要自己不“骗”自己:我理科不行所以才学文科的)。

而很多理工科的人,虽然学习了社会普遍认为较有逻辑思维的数学之类的学科,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很难和他们协作与沟通。相对于数学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发现进行写作的训练是锻炼这种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所以,我鼓励程序员更多的阅读并开始学习写作。而我们的前辈,一个理工科博士、一个Google工程师的文学作品,不正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学习样品吗?

这也是推荐大家看《文明之光》的另一个理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在得到专栏《硅谷来信》得知吴军老师以及《大学之路》。吴军老师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
    且学且思且行阅读 7,763评论 1 39
  • 【在此阅读其他章节】 唐介岚靠坐在卧室墙角,百无聊赖地把一个红色塑料小球四处乱扔。每次小球落地后都会咕噜噜地滚回来...
    坑爹堂阅读 631评论 5 4
  • matplotlib.pyplot介绍 matplotlib的pyplot子库提供了和matlab类似的绘图API...
    JasonDing阅读 23,477评论 0 11
  • 爱情是讲timing的。 友情,也是讲timing的。 朋友一路走一路丢,数数到现在还常联系的已不多。 上大学的时...
    菜酼吟阅读 976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