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作祟,劳动节在老家的乐事,直至今日才真正落于笔下
这已是我成为母亲后的第三个母亲节,怀里抱着宝贝女儿,后备箱满载着妈妈深沉的爱。
是第10086个恋恋不舍离开家的日子…
因先生工作变动,离职与入职的时间空隙,意外给了我们在老家多作停留的机会。
记忆里,竟难以寻得一家三口在老家如此悠然度日的片段,尤其是在这温柔的五月。
以往,不是寒暑假我带着女儿匆匆返乡,便是小长假时在路途上疲于奔波。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回家一趟,屁股还没把板凳坐热,便又要启程。
但这次截然不同。我们无需再为短短几天假期在爷爷家和外婆家之间紧赶着分配时间,生怕冷落了任何一方长辈,也能让女儿尽情解一解她的“思乡之情”。
依旧在爷爷家和外婆家之间穿梭,却不再行色匆匆。可以睡到自然醒,兴致来了,可以自己动手吃上一场晚饭到宵夜的烧烤。充裕的时光,让我们得以用慢节奏安排诸事,也给了女儿一段别样的体验。毕竟,收小麦前,随着天气转暖,田地里农活渐多。
那些女儿被滞留在老家玩水玩土玩庄稼的记忆被再次激活,无论是她自己玩还是跟哥哥姐姐们一起。
跟哥哥一起用水枪给爸爸和叔叔一遍遍的洗车;水玩了一盆又一桶,盆底的泥洗了又涮;爷爷的葱踩坏又长起来;门口松散的泥土干了又湿,玉米打了,铁锹也坐了(酷刑),青麦仁也吃了,跟姐姐一起洗了假发,顺便玩了大姨的发膜;在二奶奶家挑了豌豆,帮忙剥皮,天知道地上给掉了多少…
她像一阵欢脱的风,追着二爷爷家的小鹅满院子跑,每天雷打不动的青菜投喂;舅舅送的小鸡仔成了她的“掌上宝”,小家伙被她举着玩后空翻,又被轻轻按在掌心“练习”躺卧,她还满屋子翻找馒头,甚至把面包掰成小块,小心翼翼按着鸡仔的脑袋喂食。最有趣的是在奶奶菜园捕获的气蛤蟆,她像照顾小宠物般,喂菜叶、添清水,还用草茎系住它的腿,牵着在院子里“遛弯”。直到我们趁她转身,悄悄将这只鼓着腮帮子的小家伙放回小河口,才结束这场童趣满满的“饲养游戏”…
这一路,槽点与快乐相伴相生,满满都是生活的烟火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