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是一位从业十年的资深质量保证工程师,在数据QA领域深耕多年,颇有经验。几年前,她萌发一个想法 -- 手上的工作得心应手,可为什么却提不起兴趣?我是怎么了?从疑问到困惑;到不得不忍耐;再到忍无可忍,L百分比确定自己来到了职场的瓶颈期。
既然忍无可忍,那就一定得做点儿什么。L做的第一件事,是和直属上级谈一谈,把自己的工作状态真实的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来回了很多次。一开始L是抱着寻求帮助的想法发起谈话的。她还不知道自己想怎么样,但强烈地感觉到好奇心和成就感中迅速消失,她有必要让上司了解。第二次谈话,上司已经了解到L对破局的渴望,认真的分析了L可以做哪些选择,比如项目调整,比如团队调整,比如更多重心放在团队管理上等等。
经过一番讨论和思考,L发现自己仍然很乐于投身QA行业,但很想尝试不同与数据QA的领域。不久,团队开始做数据QA和QA的自动化探索。L主动出击,表示愿意参与第一个piolt项目。很快L全身心投入其中,从团队中的自动化测试专家处取经,自学专业技能,又结合多年的数据QA经验,项目比预期更顺利的进行。L也顺利的完成了自动化测试工程师的转型。
如何度过职业平台期?L的故事告诉我们,可以分三步:
1. 继续做好手上的事情 -- 做好本职工作是获得信任、得到新机会最大的资本。
2. 从更高的视角看待行业 -- 和身边的人谈一谈,发掘出各种可能性,才可以更好的为自己做选择。
3. 更开放的心态和外部链接 -- 走出舒适圈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如果真的想转行,开放的心态必不可少。
此外,离职、转行并不是克服职业瓶颈的唯二出路。所谓瓶颈,因人而异,也因格局而异。比如我自己在从事QA的最初几年也遭遇同样的困惑,那时看到很多同事或转型Dev,PM,不禁怀疑做QA有前途吗?去QA化,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要失业?身在金融行业外企的技术部门,我的职场天花板是不是很低很低?
一番挣扎,我决定给自己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后以上问题的答案仍然是负面的,那就坚定的离场。也许因为设了期限,折腾起来毫不保留,那一年我在工作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创新。没想到,柳暗花明,思路开阔了,眼界也更开放,原来QA是这么有趣的工作啊。至此也从业近十年,收获颇丰。
文虽写到最后,但想说最重要的第一步,当我们认定要突破平台期时,请先确定好自己真的把平台期已经的工作做到极致了吗?真的有足够底气和把握否定之前的工作吗?如果没有,请先返航,也许你认为的艰难选择并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