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弟弟和弟妹在酒店邀请全家人,为我办了五十岁生日宴。在此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弟妹们以及家人们对我生日的祝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四季,走过了春的明媚,夏的繁盛,转眼,我已走到人生的深秋季节,季节的流转,终会留下些许的遗憾和感怀。
我生于皖西南一座小城的郊区。说自己之前,大概讲一下我的祖父辈和父母辈。
我的祖父母,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解放前夕,父亲出生十个月,祖父因贫穷参加国民党部队。
祖父在部队里当文书,他写的一手很好的毛笔字。之后随军到台湾。五十年后归家是一捧骨灰。
祖母读了几年私塾,凭自己在外给城市有钱人家当保姆,挣钱给父亲读到高中毕业。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遇到了那场运动。父亲回乡务。几年后,父亲被推荐当地煤矿上班。
母亲家虽然是地主成份,但她没有享受地主待遇,受尽了歧视和虐待,母亲饿着肚子读了几年书。小学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
父母成家几乎是白手起家,好在两个人从年轻到现在身体基本健康。
我出生于1972年。是家中长女,农村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的出生,祖母还是满心欢喜的,把我当作她掌心的宝。
我的生日在春节期间,当年农历年是壬子年,父亲给我取名张春子,有的邻居笑话我的父母,想儿子想疯了,生女儿取名带子。后来我上初中,把张春子改成张春梓。
我和弟妹的童年生活,祖母陪伴我们的日子多于父母陪伴。农村大集体,母亲长年做农活,只有吃饭和睡觉才回家。父亲在本地煤矿工作两年之后,调到外地煤矿,逢年过节或者农村双抢才调休回家。
我的童年生活还是无忧无虑的,在那个年代,农村家家都穷,我有一位拿工资的父亲,还有一位能干的母亲。虽然穿不上好的,吃不上好的,但粗茶淡饭让我衣食无忧。
六周岁,我就进入本村小学读书,因为小学里面有几位民办教师是祖母的侄女和侄媳妇。在农村,我算提前读书。
小时候的自己,胆小,学习上也不主动,属于中上等成绩。
小学未毕业时,父亲经过千难万险,把工作从外地调回本地,父亲也结束了两城生活。那一年,农村开始实行责任田到户。
我升入初中,没出过远门的自己,中学离我们家有十几里地,不知道怎么走。
初中未开学之前,父亲陪我走一趟中学,对于小学就在家门口的小孩,要到初中上学,离家十几里,早去晚归,中午在食堂吃饭。
我们那时小学五年制,我清楚的记得,十一岁的我去报名时,走走停停全是乡村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我走了两个小时。
初中三年,充分的营养,加上我每天来回走路锻炼,我的个子如同拔节的竹子,长高了许多。
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但是家里盖了新房,负债累累,父母考虑到我走上社会,人太小了,又懦弱。
父母给我提出要求,可以给我复读,但必须要考上中专才能继续读书。
八十年代中期,考上中专比考重点高中分数还要高。
复读那年,我很自卑,也很努力。中专分数线是达上了。因为我是复读生要加二十分。这二十分,我被落选了,那时有委培生,分数不够可以用钱买,我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给我办委培生。
真的离开学校,我又不敢在父母面前去吵上高中,只在祖母的面前哭哭啼啼,祖母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把你供到上大学,让弟妹们没钱上初中或者高中,你讲怎么办?
道理我也懂,离开学校面对未来,懵懂无知。未来的路在哪里?
我清楚的记得1987年8月27日,母亲去找大姨夫,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那是一份离家很近的纺织厂。做手工挑选羊毛里面的杂质,那时叫临时工,从此开启了我走上社会的开端。
大姨夫退休后,我的表哥在市某局上班。那几年,我不停的在附近工厂做临时工,工厂效益不好就要辞退临时工,我被辞退后,妈妈就去找大姨。然后,表哥就又给我介绍一份新工作。
到了九十年代初,小城里的服装厂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许多服装厂。我已换了五、六份工作了。
那时,对未来迷茫,下班回家除了干家务之外,跟着母亲后面学习织毛衣,偶尔买点报纸、杂志看看。
因为不停的换工作,不停的找表哥麻烦,求人的事,不管表哥愿不愿意,老是求人办事,我自己也不好意思。
又一次临时工被辞退后,那时家中盖房子,债还清了。我手上也有点积蓄了,花点钱在裁剪培训班学习裁剪知识,我还买了缝纫机、剪刀等。
进入任何一行,都有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当年我花一佰多元钱,去学习三个月裁剪。买了一大袋旧报纸打样,给父母,弟妹们做了几件夏天的衣服。
急躁的心,急于应聘服装厂的工作,每次考试不仅要做电动缝纫机,还要考你的技术活。像挖口袋呀,做裤腰,或者做上衣领子。
只学习三个月,我的实践工作做的少,复杂工序记得不牢,每次面试还要交考试费,工作没找到,面试费倒是花了不少。
到了年尾,在隔壁县的大舅,知道我学习了缝纫知识,他家门口有许多小姑娘在常熟做服装,让她们带我去常熟找工作。
第二年正月,我拎着大包小包,先到隔壁县的大舅家,和他家门口一些小伙伴们去常熟找工作。
九十年代,江苏常熟是服装城,有许多私人服装厂,我们先去一家大型服装厂,因为我不会做电动缝纫机,老板让我做小烫工种。
如果我一直做小烫。这一年,在外面学不会电动缝纫机,那我就失去外来打工的目的。
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商量,为了我,决定离开这家工厂,去一家更小的私人工厂。
我们长年累月熬夜做呢子大衣,并在那儿学会了做电动缝纫机。
刚去时老板说的好,做一年下来给多少钱,但到年终他是按照学徒工结算的。
当年,出去没有经验,口说无凭,没有订合同,结工资时钱少了。我报警。但也无济于事,因为警察肯定为本地老板说话。
那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吃了哑巴亏,一年熬夜干活,没挣几个钱。
那个老板也专门找外地生手,年头哄你干活,年终压低你的工资。
回家后。父亲的一位同事办服装厂,父亲卖老面子介绍我去服装厂,那位老总看在父亲的面子上,让我在班组实习三个月。
这是一家专门做外贸的服装厂。活多,缝纫工们节奏快,刚开始进去的工人,大多数赶不上他们干活的速度。
我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才分到班组,能够赶上节奏,干一个人的活儿。
从十五岁走向社会。到二十三岁进入服装厂,我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了八年。不管怎么样。缝纫工是底层工作,他毕竟是我人生的第一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