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曰《姑苏晚报》报道:
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位于消泾村老街一条幽静的小巷里。199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当时中共吴县市委筹建该馆。陈列馆利用抗战时期中共苏州县(工)委交通联络站暨“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沈菊英、陆义母子故居)改建而成,总面积约124平方米,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州市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作为一个相城人,我对相城古迹比较了解,就像这个江抗史迹纪念馆,我也去过几回,它座落在肖泾老街,若没有当地人引路,或许很难找到,因为这个陈列馆当地人知道的也并不多。
晚报的报道只是文字,这里我奉上一组照片,缅怀抗曰先烈,重温烽火岁月。
看着抗日斗争史迹馆这个低矮破旧的老房子,我的心沉重了。附近高楼大厦一幢幢抜地而起,而这老房子危在旦夕。
老房子里四面墙上挂满着阳澄湖地区抗日烈士的遗像,还有几件烈士的遗物。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3EFA8E52-0ECF-420D-BDBB-6DDAE531FF60/tmp/8380A578-159C-469C-A22A-E251EFFFA8E9.jpg)
这些都是阳澄湖地区的抗日民运干部,我们今天的幸福,就是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照片已模糊,许多人没有留下名字。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3EFA8E52-0ECF-420D-BDBB-6DDAE531FF60/tmp/2CB60B07-0DE3-44E6-B848-B0ECDF2D5934.jpg)
看着墙上这些图片,我心里说不出一种滋味,这些抗日英烈的故事越来越被人淡忘,可是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 现在舞厅、KTV装潢得富丽堂皇,而这里却是老墙斑驳,甚至有蛛蜘网,
看门的老婆婆说,现在已很久没有人来过这里了。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3EFA8E52-0ECF-420D-BDBB-6DDAE531FF60/tmp/DD1479D8-EF0B-4D69-BC3A-B71405FC7DC4.jpg)
我驻足在这件破旧的衣服前良久,这是许阿根烈士的遗物。我有南京大学出版的长篇小说《莲花船》的主人公就是许阿根,
他被土匪胡肇汉在他身上绑了一块青石推入湖里的。如果我早一点看见这件衣服,就可以把它收集在那本小说里。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3EFA8E52-0ECF-420D-BDBB-6DDAE531FF60/tmp/17C47CFB-C017-437F-928B-45992FA12263.jpg)
这个寻访抗日史迹的过程,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却还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请你来看看这里吧,那些牺牲的烈士,他们有的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3EFA8E52-0ECF-420D-BDBB-6DDAE531FF60/tmp/8EF9A4B9-877C-41CF-84B7-97185D20A1AE.jpg)
我进入老窑,炉子火势凶猛,有个中年男人在用铁锹加煤,满脸灰黑。
世界上还有这样辛苦的人,正是他们在努力着,也许为了生活,我们应该赞赏这样的劳动人民,哎,你看现在养狗养猫的人多了,我每当看到这些人,不知道说他们什么,真正爱生活的,就来老窑看看,是谁在创造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