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班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朋友。因是“几乎”,所以除了与书为伴,我便是一个人了。我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缘由是每天上下班的这群人,“这群人”久了自然也就成了同事,每个人不一定有很多朋友,但你却无法拒绝你工作的同事。
我很庆幸能活在这个时代,因为除了物质生活,我还可以有自己的一片精神食粮。我敬佩我的同事,并不是他们至高无上、星光璀璨,而是他们真的是“群贤毕至”,拥有着真切切的率性真情。所以当我常常能够看见一些优秀的人,就止不住写一些文章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无限尊重和朝圣之情。
很显然被我冠名为“好朋友”的小娇就是这样的一位,我记不得和小娇同志的第一次相识的时间,我只知道“大概在冬季”,如此而已。那是我刚来不久的第四天,他犹如狂风暴雨般闯进我的办公室,顿时之间把我吓坏了,没等我反应过来,便已对我进行了一番“刑讯逼供”似的问话。
其实那天我没有任何不快,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了我一些个人入职的情况,只是她的雷厉风行、直来直往确实让我“捉襟见肘”。真实的小娇同志还是一位敢言敢怒、不忧不惧的好朋友,所谓在别人看来的“胆大妄为”也是犹如一潭清泉—清澈见底,甘甜若醴。
我偶尔也会出去“放风”,在不经意间碰见她,但无论是在办公区的走廊过道边,还是在拥挤的办公室内,我都能看见她“泛滥的坏笑”,他有时也会急匆匆地拿着文件到处找人,有时也会与其他同事开怀一笑。其实她的笑又何尝不是一种笑看人生,他所保有的这份品质正是她的乐观豁达、从容自信、不屈不挠。
我和小娇平日交集并不多,几次照面都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她偶尔“串门”的几次高谈阔论,以及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见解独特,令我刮目相看、敬佩不已。
她有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成为了我一时的老师,我一次开玩笑的问她“如果用一个成语描述我,我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沉思片刻一语不发,突然意外的蹦出那句“神秘的人”,竟然使我无言以对。 正当我庆幸自己的城府太深,突然鼻腔的一阵酸流倒直涌心头,使我内心却是一片苦涩。 我在上班的10个多月里,除了上下班,我几乎没有任何的人际交往,正是小娇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我也许成了小娇和其他同事们眼中的另类,与其说另类,不如说我不合群。我这样一个不合群的人只知道读书看报、写写画画,竟一无用处。 我曾经自以为是的认为“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独,合群才是内心的孤独。”现在想想这句话也许并不一定正确。
人际交往缺乏弹性的我,时而略显笨拙,我就是一条笨鱼,一块木片,高冷而让人心生厌恶。 我,29岁,沉溺于一个人的世界,100米的生活半径,不抽烟、不叛逆,有时我想我注定是一个孤独的平凡人。 我曾经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不是因为迷恋战士的精忠报国,而是因为战士从来都不会向魅影魍魉屈服妥协,但“命途多舛、时运不齐”,我早就和那样的梦想告别了。
近几日,我常常失眠。有人曾不屑的问我“你失眠都在想些什么?”我果断的讲一句“想睡觉”,便不自觉的离开了,我想我最应该做的是如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