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总能看到很多言行不一的人。比如有的人整天当键盘侠高喊爱国口号,结果却买了降价的日系车;有的人批评某电视剧多么多么难看,却还是每天一集不落的坚持追剧;有的人平时经常呼吁系安全带的重要性,但自己开车的时候却从来不系安全带。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源自于态度与行为的分离。
态度,指的是我们内心固有的思维倾向,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人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则是人对环境的外在反应,通常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就是可以观察到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内隐行为则是只能间接推断的内在心理活动,如记忆、思考、情绪、意志、信仰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行为一词,通常特指外显行为。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言行一致是一种美德。但现实生活中,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却是复杂且难以预测的。态度只能代表人的思维倾向,但并不决定人的行为。心理学认为,态度和认知、情绪都可能对行为产生影响。态度反映了在发生类似状况的情形下,个体的行动倾向;认知则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环境的感受,会指导个体对行为可能产生的利弊进行分析;情绪则是行为的催化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衡,让我们的行为动机变得复杂而纠葛,也让心理学变成了一门习惯于“打脸”的科学。
总之,态度对行为是有影响的,但两者之间无法直接划上等号。一般来说,社会因素影响较小、态度较强烈、内在自我意识更高的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