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三代”,禹是夏族的祖先。因治水有功,禹登上帝位,被尊称为“大禹”!《左传》中,刘定公说赞美大禹:“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然而,随着践祚即位,大禹也日益专横起来。有次开会,一个部落的首领防风氏来晚了,大禹便怒气冲冲地杀掉了他。史书《国语·鲁语》中这样记载:“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防风氏是我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中他身高三丈三尺高,是远古防风国(今浙江德清县)的创始人,还曾助大禹治水立功。这个部落叫做防风族,因为他们生活的地点是一片沼泽地。防风族据说是上古人文祖神伏羲(太暤)之后,地处今浙江德清县的封山和禺山一带。
据说,防风这个部落首领迟到的原因情有可原,因为他所在的南方地区阴雨连绵,难以行路,再加上沉重的湿气让当地的许多老百姓得了病,防风忧心忡忡救济灾民,故而才迟到的。
虽然被砍了头,可是因为仰慕大禹的威名,这个部落首领防风氏没有怪罪大禹,而是把怨气洒到了阴雨的头上。于是,这个部落首领死后,就化身为一种能祛风除湿、祛痰镇痛的植物——防风,专门帮助南方的老百姓治风寒感冒,头、关节或神经痛、破伤风等症。
今天,防风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草药,它的根味辛、甘,性温。谁能想到当年这个被大禹杀掉的部落首领,却是这样一个大好人呢?这也可见我们的先民品德是多么高尚,死后仍不忘为老百姓起到解表发汗等功效,真可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禹会盟诸侯时,防风氏是因为路上遇到洪水,为了救助灾民才迟到的。但大禹为何执意要杀他?有历史学家认为大禹不可能不知道实情,但他执意斩了防风氏,实际上就是要当着所有氏族部落首领的面立威,改变过去各氏族部落首领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成为能号令九州的君主。
至此,各个部落的首领见禹胆寒,不敢自专,家天下的局面就逐渐形成,为夏朝的奠定埋下了伏笔。
就这样,倒霉的防风正好撞在了枪口上。据说防风当年曾辅佐夏朝开国君主大禹治理洪水并受封诸侯,大禹及夏朝都曾隆重祭祀防风氏,建有防风祠。又说防风氏被杀后他们的后代改姓"汪",又称汪芒氏,防风氏其实是今天"汪"姓的祖先。
这样看,防风成为植物名,多半是喜爱防风的人做了附会,为纪念他而起的。这味草药能除湿,大概防风氏善于治水有关。防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粗壮,细长圆柱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防风生长在草原、丘陵、多砾石山坡及沙质土壤,耐寒、耐干旱,忌过湿和雨涝,粘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