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处平常习以为常的现象
1、为什么现在很熟悉的朋友线下的面对面的聚餐还是会不停的玩手机?
因为恐惧,找不到共同话题。
2、为什么现在的微信公告号推送的内容打开率都这么低呢?
很多刷屏欲过于强烈的公号不够克制,一天推送两到三条,而且内容大多是粗制滥造的敷衍和糊弄。另一方面,面对每天海量的信息轰炸,我们很那有耐心和时间好好阅读。
3、为什么很多人早上醒了之后还想继续的睡懒觉呢?
没有意志力和自控力,懒!
4、为什么身边很多人下决心要健身要减肥的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驱动力,很多人只是嘴上说说,没有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计划。
5、为什么小龙虾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夜宵品种呢?
因为吃小龙虾的时候两个手都油乎乎的,没法玩手机,这样就可以专注于聊天,有助于提高提高聊天的气氛。
6、为什么中介行业会出现跳单现象呢?
因为租客或购房者为了节省那笔中介费。所以作为信息互通桥梁的中介,在给租客或购房者和业主匹配房源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是值得我们为之付费的,当然前提是这个服务过程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7、为什么现在很多理发店的员工推荐他们的会员卡的时候我们会比较反感?
消费者本来进店是希望换个新发型来让自己心情愉悦,但是店员不厌其烦的在耳边碎碎念甚至以发质差为由推销各种染烫发的服务继而让人办卡真的会影响心情。
8、为什么会出现道理都懂但行动力很差的现象呢?
没有足够的信心,目标模糊没有细分量化,没有及时反馈。
9、为什么很多人出门在外总是想着蹭免费的WiFi?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台连接WiFi的手机是太多人充满安全感的“对象”,更不要说是免费提供的网络。
10、为什么有些人跑步喜欢在户外而不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
曾经问过这样的人,他们的回答是,在户外能全身心的置身于大自然中,一步一频都是都是不一样的风景(他们更多会选择是在公园),这样不会有在跑步机上无聊单调的感觉。
11、为什么在北京骑行爱好者首选夜骑的地方是奥森或者长安街?
据我观察,这两个地方非机动车道基本上很少有人。
12、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喜欢他(她),却害怕接近他(她)?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够自信吧,怕受到伤害。我一直认为爱情的发生是源于互相吸引,而不是靠一厢情愿的追求。
13、为什么薛之谦在网易云音乐只要一发新歌评论就迅速999+?
毫无疑问,薛之谦是一位优秀的歌手,但综艺节目中意逗逼搞怪和微薄上接地气的段子手的网红形象让网友对薛的与一般的歌手形成了差异化感受。当真正以歌手的身份自己创作歌曲时,让更多的人极大的热情听他的做作品。最后网易云音乐评论氛围很棒。
14、为什么邮局邮筒都是绿色的呢?
思考好久没想出来。
15、为什么有些人即使能在电脑、iPad等上面看的电影也要去电影院看?
作为一个伪影迷,身边真正热爱电影的影迷对大荧幕观影是有执念的。一些大众普遍会去影院观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尤其是注重视效、有动作场面、3D、IMAX)即使上映之前有资源下载,但他们还是不愿意吧这样的电影浪费在比大荧幕尺寸还小的手机iPad电脑上。
16、为什么眼睛近视的人宁愿戴隐形眼镜也不愿意戴眼镜?
可能是某些人不戴眼镜更好看吧
17、为什么很多北漂明知道未来不属于北京但还是不愿意逃离北京?
简单来说,北京是一个相对来说公平的城市,这里不需要熟人,不需要想在老家那样的靠关系走后门才能有一好的工作和生活。北漂能够在这里能够全凭展现自己的能力不断的努力奋斗出来一份事业。
18、为什么身边很多人即使很优秀的还那么努力?
其实我倒是认识还是自己的问题,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优秀的人有开阔的眼界和格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20、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希望马頔的《南山南》或宋冬野《董小姐》这样的民谣歌手和他们歌不要红不要火?
作为网易云音乐的重度用户,经常在评论区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在热门评论的前几名。
这样的人往往是站在鄙视链的高端,看待别人很少知道或了解的事物浑身满满的小众优越感。但是很多小众的事物并不一定是优越的事物,甚至是极为糟糕的,这也是这类事物一直小众的原因。
二、一些体会
布置这样的作业的目的还是为了锻炼我们独立思考和观点输出的能力。
在想每个身边的现象并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是极其痛苦的一个过程,尤其是是需要20个,更是绞尽脑汁。其实这边这些身边发生习以为常的现象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尤其是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