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D笔记之《奖励的惩罚》3奖励失败的原因

讲解的笔记:

1,经过前两篇的讲解,对“被控制”感到反感和敏感。

2,奖励当中暗含惩罚的特质:都是控制手段。不考虑被控制人的感受。

3,达到奖励,没达到,不给,就是惩罚。

4,60人,只有前3名奖励,其他人会有:焦虑、压力、嫉妒。

5,奖励会破坏给予者和受予者的感情。如,媛媛朋友要求写推荐文,给红包,令媛媛感觉有点反感。

6,“下次考试好,妈妈奖励你**”,让孩子处于不平等的位置。自己不自觉站在高处。

7,奖励的短期效果,自己不能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8,奖励会阻止人冒险。

凡是奖励的,才去做,不奖励的,就不去做。

“读48本书,奖励**元。”这会让你选择“容易读的书来完成任务。”

9,奖励和惩罚是外在动力,外在动力不能驱动你做得最好或者很好。破坏了内在动力。

画画实验:奖励,儿童兴趣下降。

被取笑老头的案例。取笑-给钱。不给钱,取笑的动作取消了。

10,好好学习,才能得到奖励。暗含“好好学习”是不好的,是需要忍受的。

11,人必须感知到“自主权”,不想“被控制”。

12,受威胁,监视,评估,会让对方感觉被控制。作为手段,降低价值感,提高受控感。

13,被截止日期、评估、等,控制。活的累的原因。


以上是《奖励的惩罚》的第三部分内容:奖励失败的原因。

个人做出一些评价:

1,重申下,作者把所有的奖励都归结为:物质奖励,前面两篇我说过,基于人内心不同层次的需求,产生不同层次的奖励,会有更大的效果。

2,游戏、赌博业,都是利用奖励使你形成习惯并“上瘾”的有效证明。所以,即使是“虚拟的奖励”,带来的内心需求的满足,也是具有强大的动力的。

3,这部分讲奖励之所以有害,因为是“外部动力”,会破坏内在动力。其实,我觉得作者并未跳出“外部奖励”的偏见。

很多奖励其实是通过内在奖励实现的:

-1,打游戏,外部奖励是“音效”“武器特效”“光效”,一旦把音量降到零,把光效剔除,一个游戏的可玩程度就会降低50%。

-2,打游戏,另外50%更多通过内部需求的奖励完成。

如,切割成小任务,让你易于开始。

如,直接给你任务,避免让你“选择任务”,

设置“适度挑战”的关卡,让你逐步建立“成就感”。

显示“分值增加的变化”,分值用特大的数字特效升起等,让你感到“成就感、荣誉、太棒了”的感觉。

每一局完成,显示“你打败了**对手”,建立“成就感”“优越感”

提示你:分享至朋友圈,让你建立“我做到了”“我很牛的”的虚荣心。

-3,从以上的总结中,我本人所持的观点是:

奖励和惩罚是有效的,而且非常强大。从游戏成瘾的机制可以看出。

同样,作者认为有害,只是简单地把奖励理解为“外部奖励”。确实,只给予简单的外部奖励,是不能持久和强大效果的。

因为,心理内部的奖励,才是最重要的武器。

例如,满足人的“成就感”,奖励人的“自我炫耀”优越感。奖励人的“爱与链接”的社交感……等等,都能够产生重大的驱动力。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至于“被控制”的反感。没错。但是,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那些“温柔的控制”了,或者说,随处但“并不被你发现”的温柔的控制!


所以,我明天如何用这些来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1,理解更多心理内部奖励的机制。

对游戏的奖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揭示更多心理内部奖励的例子。行为设计学上应用的例子。

3,注意给孩子的奖励,需要挖掘她内心更多的“渴求”。不再浅显的给予“外部奖励”,而是关心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4,花时间陪孩子读故事书,通过故事来培养她的一些内心重要的价值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作者反对行为主义,因为简单把人=动物,不人道。 2,出发点,站在“控制别人的角度”。另外,巩固加深这种“控制”...
    广州老罗阅读 2,695评论 0 0
  • 魔都又在下雨了。 傍晚的千桥路空无一人,雨水恣意地倾泻在青石路上。一只黑色的猫无声而迅速地穿过路面,脚下踩出的涟漪...
    元之棣华阅读 3,411评论 0 2
  • PID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PID控制的基础是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可消除稳态误差,但可能增...
    陈_鹏阅读 4,483评论 0 2
  • 昨闻菡萏向阳开,今为芙蓉玉貌来。 忽见女儿池畔立,低头浅笑费疑猜?
    G芬芳阅读 2,828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