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涂鸦墙,你以为是我在纸上涂鸦的那些,其实,是时光在我身上涂鸦的爱,我们与岁月一起,传递着温暖。
——题记
记忆里的温暖像极了暗夜里的星星,点着一盏回忆的灯,照亮那些光阴的故事,现在,请允许我用回溯的方式,将它们一一触摸。
小时候,姥爷和舅舅相继离姥姥而去,为了陪伴孤独的姥姥,我转学到了姥姥家,那一年我九岁。那是一段贫穷的近乎一无所有的年月,记忆里,姥姥用勤劳的双手装点着我们低矮的草房和苦涩的井水,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孤独,让我们的双眼时常充满灰色。
但从我到姥姥家的第二年,生活就渐渐地明亮起来。一次放晚学归来,姥姥家的院子里来了一个中年男人和一群学生,石台上还放着一些水果和鸡蛋,听姥姥说,那是中学校里新调来的纪老师,说是来帮助我们的。果然,第二天就有学生来姥姥家把水缸里打满了水(那时候吃水和村里共用一口井,要走很远的路去挑水),还帮助我检查作业。从此以后,我的作业难题,姥姥家的柴火,水缸里的水,每天都有不同的学生来更替着,有时还会带来可口的油饼、饺子等等。最幸福的时候,是农忙时,姥姥家的二亩农田都是纪老师带着他的学生来干的,每当这时,就能吃到姥姥用四方方的铁盒子蒸出来的香喷喷的米饭,那是姥姥为纪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蒸的,可是,每次他们都是干完活喝口井水就离开了,剩下那浓浓的米香和温暖一直氤氲在我的回忆里。
长大后,我考上一所中专学校,在离家遥远的荆州,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最吸引我的是每个周末团委的义工;义工的活动方式有很多种,但我 却选择去荆州的敬老院服务,因为那里住着像姥姥一样的人。每个周末,我们宛若一群快乐的小鸟,编排不同的小节目,排着队,挑着旗,无比光荣地走进敬老院,每一次去,敬老院的内外都荡漾着欢快的笑声。我们为老人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刷洗鞋子,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小节目。还记得我跳的舞蹈《赶海的小姑娘》;还记得我朗诵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还记得我唱的歌曲《爱的代价》……三年来,数不清的相处和交流,让我们之间有着亲人般的默契,每次离开,眼里都写满了不舍与期待。遗憾的是,因为路途遥远,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些温馨的画面却在时间的淘洗中越来越清晰,只要轻轻触起,心中便溢满了想念。
而现在,姥姥已不在了,敬老院曾经的那些老人们也早已不在了,但留在心间的温暖却依然如清泉般汩汩流淌。如今,为人师的我已站立三尺讲台十余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迎来送往,不变的是我带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走进敬老院的情结,沧桑与青春,寒凉与温暖,这些记忆的碎片定会若一粒粒种子根植于一届届学生的心田,一如当年的纪老师之于我。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又一代人在时光的墙上涂鸦着光阴的故事,故事不同,但那些用心传递的温暖和爱,生生世世,永不变更。